歡迎光臨!台北建築書店
回首頁| 會員專區| 訂單查詢 | 購物車| 資料查詢| 資料編輯            
首頁 >>
 
中外近現代建築引論
    

編作者:吳煥加    

出 版 者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7/1        
版  次:1
語  言:簡中
頁  數:254        
規  格:32開        
ISBN書號:9787112219797
定  價:NT 336網路價:NT 302 元 (未稅)



建築學家吳煥加先生以清華大學“近現代建築引論”課程的講義為基礎撰寫了《中外近現代建築引論》,將40年教學與研究的成果凝結於此。吳先生用輕松的筆觸和深刻的視角對近現代建築進行了分析和評述,闡釋了建築的基本概念、學術內涵、藝術理念與建築審美的淵源和性質,對歐美國家的近現代各階段的建築進程和思潮作了評論,其中涉及了20世紀初以包豪斯為起點的現代主義建築,以及之後的後現代主義、高技派、解構派,等等。同時,還對中國近現代建築,即晚清以來的建築轉型與各個時期的建築思潮進行了回顧,並對今後的中國建築作了展望。 在建築評論多元混雜的當下,本書具有獨特的思考視角和深厚的文化意味,作者見解獨到,娓娓道來,內容既有深度又十分有趣,體現了老一輩建築學者的人文素養,是一本深入淺出評述近現代建築的佳作。既適合建築師、規劃師及相關專業的在校師生學習參考,也適合對建築設計與建築文化感興趣的大眾讀者閱讀。

前言
第1章 維護人類存在的人造物
1.1 維護人類存在的人造物
1.2 人為自身建構的特殊物體
1.3 材料一建構技術
第2章 房屋建築的實質
2.1 房屋建築是實體與空間的耦合體
2.2 房屋建築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的耦合體
第3章 “建築”與“房屋”的差別
3.1 今日中文“建築”一詞的來歷
3.2 古希腊人的普通房屋與“architecture”的區別
3.3 建築與房屋相通而有差別
第4章 建築學術的性質
4.1 建築學是一門制作性學術
4.2 “形式大於內容
4.3 建築設計的高度相對性
4.4 建築設計的高度主體性
第5章 建築的外形式與內形式
第6章 建築是藝術嗎?
6.1 建築是不是藝術?
6.2 黑格爾:建築是“不純的藝術
6.3 藝術概念的歷史變化
6.4 康德:審美無利害關系論
6.5 對非功利美學的駁斥
6.6 建築藝術的性質——工程型的工藝品
第7章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7.1 柏拉圖:“美是什麼”,“美是難的
7.2 柳宗元:“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7.3 意像論美學
7.4 建築師的立意與構圖
7.5 悉尼歌劇院傳奇
第8章 建築感興與建築審美
8.1 面對建築:感興油然而生
8.2 海德格爾論“器具”如何成為“作品
8.3 建築與“物-器具-作品”的關系式
8.4 英加登關於審美知覺的解說
8.5 建築審美的主體與客體
第9章 建築歷史的新篇章
9.1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建築領域發生廣泛深遠的變化
9.2 建築工程——從宏觀經驗到科學分析
9.3 出現土木建築學科群
9.4 “摩天樓”的出現
第10章 新型建築師與新型建築
10.1 新型建築師
10.2 建築樣貌多樣化
10.3 有歷史傳承的新型建築——巴黎歌劇院
10.4 去傳統——鐵和玻璃的“水晶宮”(倫敦,1851年)
第11章 20世紀——建築大變身
11.1 現代主義建築大潮
11.2 “包豪斯”——20世紀設計革命的起點
11.3 美國建築文化的嬗變
11.4 “厚、重、穩、實”變為“輕、光、透、薄
第1 2章 現代建築——有意味的抽像形式
12.1 貝爾的藝術論
12.2 西方繪畫的再現與抽像,中國畫之寫意
12.3 意味來自何處
12.4 客體培育主體
12.5 現代建築與“有意味的形式
第13章 嚴格編碼,非嚴格編碼,無編碼
13.1 符號學家艾柯的理論
13.2 符號學與建築
第14章 潮起潮落——人自為戰
14.1 顛覆者文丘裡
14.2 “後現代”建築
14.3 “高技派
14.4 “解構派
14.5 “混沌”和“非線性”建築
14.6 美國建築師蓋裡
第15章 建築形式美變異
15.1 建築形式美
15.2 傳統形式美——變異
第16章 20世紀的三座著名建築
16.1 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1929年)
16.2 流水別墅(1936年)
16.3 朗香教堂(1955年)
第17章 中國建築——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17.1 中國傳統建築體系
17.2 李鴻章:中國社會“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17.3 晚清的洋建築
17.4 大轉變:1911—1937年
17.5 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二十七年
17.6 改革開放的中國當代建築
第18章 傳統與現代
18.1 建築形像更替轉變的特點
18.2 六十年前的“大屋頂”事件
18.3 有身臨其境感的記憶載體
18.4 傳統融入現代
18.5 仿古建築的審美品質
第19章 “文化綜合創新”與建築創作
19.1 張岱年:文化綜合創新論
19.2 綜合建築眾生相
第20章 行進中的中國建築
20.1 為中國建築轉型轉軌鼓與呼
20.2 轉型不是拋棄,是揚棄,是進步
20.3 建築文化的時空性
20.4 建築文化的層次性
20.5 有望出現更多具有中國風貌特色的現代建築

為保障客戶權益及避免缺書退款作業的困擾,本店採取二階段的訂購作業流程:
(1)客戶將選定商品加入【購物車】待本店客服〔回報供書狀況及應付金額〕,客戶再據以付款
(2)按 即可與客服在線確認書況及下訂


                                      
*如欲索取系列書籍(雜誌)清單、大量訂購書籍或有任何疑問,歡迎來電!*
台北門市(地圖) / 108 台北市萬華區長沙街二段11號4樓之6 TEL:(02)2312-1566 FAX:(02)2312-0820
營業時間:週一~週六 AM9:00 ~ PM6:00 (週日及國定假日暫停營業)
Copyright © 2016 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 / 台北建築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