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節能、生態
綠色建築與建築新技術 Green building & the new technology ![]() ![]() ![]() ![]() 編作者: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建築技術專業委員會,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主編 ![]() ![]() 出 版 者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頁 數:316 尺 寸:26cm ISBN書號:9787112103805 定 價:NT 294 元 網路價:NT 262 元 (未稅) ![]() ![]() 1.綠色建築設計研究 綠色結構議題--體系、整合與設計 2008奧運柔道--跆拳道館與綠色奧運理念 A Perspective on the Foreground of Architecture Design in the Fou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alysis on Steel Structured Energy Saving Residential Housing 被動式節能立面的整合設計研究參加GMP建築細部競賽有感 寒地城市工業區既有住宅生態化改造策略 綠色建築的設計原則和目標體系探究 淺議寒冷地區城市既有多層住宅節能改造策略--以北京市南 二環棗林前街地塊既有多層住宅改造為例 夏熱冬冷地區外維護構件的可變設計策略 嚴寒地區公共建築低能耗設計思考 英國生態住區設計方法初探 中國鄉土建築綠色之途 “補償”--全球變暖危機下的生態建築策略 從生態金字塔的能量傳遞規律看綠色建築的節能與創作的技術路線 對抗與共生的趨同--對當代生態建築設計方向的思辯 基于生態足跡理論的城市生態住區評估方法探討 淺析力與建築構造設計的關系 也談綠色建築與節能建築 以綠色設計理念引導建築裝飾構件設計 意識、策劃、精細化--中國綠色建築的策劃設計 應用正交試驗法對北京居住建築能耗影響因素分析 在現實條件下關于綠色建築設計原則的思考 2.綠色建築室內環境的研究 不同類型地下空間聲場特性的對比與分析 窗洞位置對室內自然通風影響的數字模擬 21世紀是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及綠色地下建築的世紀 低能耗住宅設計的自然通風技術策略--以廈門地區為例 地下商業街聲景的探索性研究 建築遮陽與絕熱作用的協調性研究初探 節能建築外牆保溫系統現場檢測技術探討 舊住宅空間改造過程中的自然采光問題--以海澱區某居住小區 既有多層住宅更新改造項目為例 綠色辦公空間的采光研究 綠色建築設計中聲環境問題淺析 山東地區村鎮住宅圍護結構的應用現狀及設計探討 陝西關中鄉村居住建築形態演變與室內物理環境 調查分析 夏熱冬冷地區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的窗戶節能設計數字化分析 重慶住宅建築遮陽改造設計研究 吉林省農村不同類型住宅熱工分析 “天,還沒黑”--童言引發對住區光環境的幾點思考 建築室內空間綠色設計理念初探 鐵路沿線擬建住宅小區聲環境評估與預測 夏熱冬冷地區適應氣候變化的通風設計策略 3.綠色建築場地與環境的研究 基于風環境優化的城市舊居住區規劃節能改造研究--以北京市 南二環棗林前街地塊為例 可持續城鎮規模確定的探討--以營口市水源鎮為例 屋頂綠化在海南推廣的可行性研究 從綠色建築到綠色人居環境--城市公用設施環境影響的 整體思考與建築學對策 立體綠化新技術 停車場(庫)與城市公共空間的可持續探討 4.綠色建築材料與能源利用的研究 構件化理念下太陽能熱水器與住宅建築整合研究--以大連為例 建築材料生命周期環境影響的定量評價 農村土灶台分析與節能改造措施--以山東臨胊為例 …… 5.綠色建築運營管理的研究 6.建築技術類課程的教學成果交流與發展研究 ![]() 本書從綠色建築設計、室內環境、場地與環境、綠色能源利用、水資源利用、綠色建築材料與資源、綠色建築運營管理以及建築技術類課程教學成果交流與發展等個方面選編了86篇學術論文。論文反映了近些年來我國建築技術科學領域,對于綠色建築和建築新技術的理論探索、科學研究、教學改革及生產實踐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和經驗體會。論文均來自教學、科研、生產第一線,內容豐富,實例詳實,可讀性強。 本書適用于廣大建築設計、科研、施工、材料、設備等專業的科技、管理人員,政府管理部門有關人員、生產廠家及中、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閱讀和參考。 ![]() 本書從綠色建築設計、室內環境、場地與環境、綠色能源利用、水資源利用、綠色建築材料與資源、綠色建築運營管理以及建築技術類課程教學成果交流與發展等方面選編了86篇學術論文。 ![]() 為保障客戶權益及避免缺書退款作業的困擾,本店採取二階段的訂購作業流程: (1)客戶將選定商品加入【購物車】待本店客服〔回報供書狀況及應付金額〕,客戶再據以付款 (2)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