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高校教材
城市生態規劃概論 ![]() ![]() ![]() ![]() 編作者:焦勝[等]編著 ![]() ![]() 出 版 者 :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1-1 版 次:1 頁 數:253 規 格:膠版紙 尺 寸:26cm ISBN書號:9787502577278 定 價:NT 174 元 網路價:NT 155 元 (未稅) ![]() ![]() 第1 章緒論 1.1 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進展 1.1.1 環境與發展 1.1.2 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進展 1.1.3 城市可持續發展主要的政策行動 1.1.4 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面臨的問題 1.2 城市生態規劃的由來、演化與發展 1.2.1 城市生態規劃的由來 1.2.2 城市生態規劃的概念與發展 1.2.3 我國城市生態規劃研究進展 1.2.4 城市生態規劃的主要特點 1.3 城市生態規劃是城市規劃發展的新階段 1.3.1 城市規劃的發展現狀與面臨問題 1.3.2 城市規劃生態學化的三個發展階段 1.3.3 城市生態規劃與城市規劃的關系 1.4 城市生態規劃的特點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2章 城市生態規劃的理論基礎 2.1 人類生態學理論 2.1.1 古典人類生態學理論 2.1.2 現代人類生態學理論 2.2 城市生態學理論 2.2.1 城市生態學的概念 2.2.2 城市生態學主要理論 2.2.3 城市生態學研究內容的發展趨勢 2.2.4 城市生態學與人類生態學的比較思 2.3 可持續發展理論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3章 城市生態規劃的主要方法 3.1 因子生態學的方法 3.1.1 因子生態學理論 3.1.2 因子生態分析法的方法和步驟 3.1.3 因子生態分析在城市生態規劃中的應用 3.1.4 因子生態學方法的缺陷 3.2 景觀生態學的方法 3.2.1 概述 3.2.2 城市生態系統的景觀功能分析與宏觀景觀調控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4章 城市復合生態系統辨識 4.1 概述 4.1.1 城市生態系統的概念與特征 4.1.2 城市生態系統的特征 4.1.3 城市生態系統的組成要素與結構 4.1.4 城市復合生態系統的基本概念與內容 4.2 城市生態系統的辨識與評估(生態評估的基本方法) 4.2.1 建立指標體系 4.2.2 評價指標體系確定的原則 4.2.3 建立指標體系的方法 4.3 指標權重的確定 4.3.1 主成分分析法賦權的原理 4.3.2 主成分賦權法與專家打分賦權法的有機結合 4.4 層次分析法 4.5 城市生態系統狀況評價的簡單模型 4.5.1 生態特征指標法對城市生態系統狀況的評估 4.5.2 途徑︰導出特征指標 4.5.3 指標的運用 4.5.4 結果 4.5.5 討論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5章 城市生態承載力與城市生態足跡 5.1 概述 5.1.1 可持續發展的一般評估方法 5.1.2 現有的可持續發展指標的種類 5.1.3 可持續發展指標的量化方法 5.2 環境承載力、資源承載力和生態承載力 5.2.1 忽略環境的影響會給城市經濟帶來的影響及承載力的提出 5.2.2 環境承載 5.3 生態足跡 5.3.1 提出及概念 5.3.2 生態足跡的事實基礎 5.3.3 生態足跡分析的主要內容 5.3.4 城市生態足跡計量分析方法 5.4 城市區域生態評價 5.4.1 區域生態評價 5.4.2 區域生態足跡風險評價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6章 城市生態功能分區 …… 第7章 生態經濟建設規劃 第8章 生態社會建設規劃 第9章 生態社區建設 第10章 城市綠地系統生態規劃 第11章 城市生態規劃的復雜性研究 第12章 城市生態系統的復雜性模型 ![]() 全書共分12章,在介紹城市生態規劃由來、概念和學科理論基礎、兩大主要方法的基礎上,主要從城市復合生態系統的辨識方法、城市生態承載力(生態足跡)的評估、城市生態功能分區、城市擴展地的適宜性分析、生態經濟建設、生態社會建設、生態社會建設、城市綠地系統生態規劃等7個層面,探討了城市生態規劃編制各個階段的主要內容與成果;最後分析了城市生態規劃復雜性和復雜性模型,探討了復雜性理論在城市生態規劃中的研究進展。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城市規劃專業師生、相關科研人員參考使用。 ![]() 本書共分12章,在介紹城市生態規劃由來、概念和科學理論基礎、兩大主要方法的基礎上,主要從城市復合生態系統的辯識方法、城市生態承載力的評估等7個層面,探討城市生態規劃編制各個階段的主要內容與成果,最後分析城市生態規劃復雜性和復雜性模型,探討復雜性理論在城市生態規劃中的研究進展。 ![]() 為保障客戶權益及避免缺書退款作業的困擾,本店採取二階段的訂購作業流程: (1)客戶將選定商品加入【購物車】待本店客服〔回報供書狀況及應付金額〕,客戶再據以付款 (2)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