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台北建築書店
回首頁| 會員專區| 訂單查詢 | 購物車| 資料查詢| 資料編輯            
首頁 >> 節能、生態
 
氣候變遷與生態建築
    

編作者:周振民主編   

出 版 者 : 水利水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8-1        
版  次:1
頁  數:177        
規  格:膠版紙        
尺  寸:26cm
ISBN書號:9787508458373
定  價:NT 210網路價:NT 187 元 (未稅)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 主要研究內容與方法設計
第二章 全球氣候與環境演變
第一節 全球氣候變化分析
第二節 全球氣候變化對中國環境的影響
第三節 溫室效應加劇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第四節 未來50年氣候變化的預測
第五節 中國氣象災害狀況的分析
第三章 氣候變化與建築節能
第一節 氣候變化與生態住宅建設
第二節 氣候變化與建築節能關系分析
第四章 大尺度水文氣象條件變化對建築工程的影響
第一節 大尺度水文氣象條件變化趨勢對建築環境影響因素的分析
第二節 大尺度水文氣象條件變化對建築環境的影響及預防對策
第三節 水文氣象條件變化與建築材料
第四節 水文氣象條件變化與建築施王
第五節 水文氣象條件變化對建築環境其他方面的影響
第六節 風與建築結構設計
第七節 采暖通風和空調室外氣象參數
第八節 氣候變化條件下的建築天然采光
第五章 氣候變化與生態建築設計理論
第一節 生態建築學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氣候變化對生態建築理論的影響
第三節 生態建築設計知識框架的建立
第四節 生態建築的實踐應用
第六章 生態建築設計的技術方法
第一節 生態建築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 生態建築的設計方法
第三節 生態建築方案設計中應考慮的因素
第四節 生態建築的構造設計
第五節 生態建築的建材選擇
第七章 氣候變化與生態建築造型藝術設計
第一節 生態建築的造型藝術研究概述
第二節 生態建築造型設計的美學原則
第三節 生態建築造型的設計方法
第四節 生態建築造型美的表現形態
第五節 氣候條件對生態建築形態的影響
第八章 生態建築的仿生學設計方法
第一節 生態建築國內外研究的現狀
第二節 生態建築仿生的研究方法和程序
第三節 生態建築的仿生方法
第四節 生態建築的仿生技術
第九章 結語
參考文獻和重要資料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建設進展,氣候變化條件下的生態建築研究已經引起世界有關專家、學者和部門的高度關注。本書是一部研究氣候變遷與生態建築理論和設計方法的專著。全書采取學科交叉理論、邊緣學科理論與技術設計應用相結合的技術路線,系統研究了氣候以及水文氣象與生態建築理論和設計的有關內容。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全球氣候與環境演變,氣候變化與建築節能,大尺度水文氣象條件變化對建築工程的影響,氣候變化與生態建築設計理論,生態建築設計的技術方法,氣候變化與生態建築造型藝術設計,生態建築的仿生學設計方法等。本書內容新穎,觀點論述清晰,交叉學科理論性強,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對于研究氣候變遷和生態建築的設計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
本書可供從事氣候學、生態學、水文氣象、水文水資源、城市規劃、建築學、建築工程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的科研技術人員、教師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作為大專院校有關專業學生的選修教材。


本書內容包括︰全球氣候與環境演變、氣候變化與建築節能、大尺度水文氣象條件變化對建築工程的影響、氣候變化與生態建築設計理論、生態建築設計的技術方法、氣候變化與生態建築造型藝術設計、生態建築的仿生學設計方法等。
  本書匯集了氣象學、水文水資源、城市規劃設計、建築學、環境藝術、建築施工等多個學科有關專家學者多年的工作和教學實踐經驗,在對國內外相關學科領域系統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編寫而成。其內容涵蓋了全球氣候與環境演變,氣候變化與建築節能,大尺度水文氣象條件變化對建築工程的影響,氣候變化與生態建築設計理論,生態建築設計的技術方法,氣候變化與生態建築造型藝術設計,生態建築的仿生學設計方法等內容。本書對我國氣候與生態建築交叉與邊緣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為保障客戶權益及避免缺書退款作業的困擾,本店採取二階段的訂購作業流程:
(1)客戶將選定商品加入【購物車】待本店客服〔回報供書狀況及應付金額〕,客戶再據以付款
(2)按 即可與客服在線確認書況及下訂


                                      
*如欲索取系列書籍(雜誌)清單、大量訂購書籍或有任何疑問,歡迎來電!*
台北門市(地圖) / 108 台北市萬華區長沙街二段11號4樓之6 TEL:(02)2312-1566 FAX:(02)2312-0820
營業時間:週一~週六 AM9:00 ~ PM6:00 (週日及國定假日暫停營業)
Copyright © 2016 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 / 台北建築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