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建築學經典叢書 ![]() 【建築設計】空間—從功能到形態 KUKAN KINO KARA YOSO E ![]() ![]() ![]() ![]() 編作者:(日本)原廣司 ![]() ![]() ![]() 出 版 者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 版 次:第一版 語 言:簡體中文 裝 訂:平裝 頁 數:224頁 ISBN書號:9787553781372 定 價:NT 350 元 網路價:NT 315 元 (未稅) ![]() ![]() 02中文版序 04序 目錄 020均質空間論(1975年) 072關於“部分和整體的邏輯”的再構建(1980年) 108邊界論(1981年) 146空間圖式論 172從功能到形態( 1986年) 200 “非而非”與日本的空間傳統(1986年) ![]() 本書由“均質空間論”“關於'部分和整體的邏輯'的再構建”“邊界論”“空間圖式論”“從功能到形態”“'非而非'與日本的空間傳統” 6個小論文構成。本書中,作者將“空間”以哲學思維進行闡述,描寫了探索“空間”語言的旅程,提出全新的“場”的概念,以建築學、數學及圖形學為基礎,以哲學為軀幹,研究了21世紀建築學的發展方向。 原廣司去了40個國家調查聚落,設計了約15座建築,也進行了少量的數理研究,曾寫下了相當大量的文字,可以說,他撰寫的大部分文字,都是為了探求“形態”這一詞彙的概念。 “均質空間理論”一章,像是深處谷底的一種抗議,他從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反复論述書寫過的關於“萬物皆為整體”,還有定家的詩歌、“非而非”等文章中,選擇了一些相對概括的內容,融匯到本章。 “關於部分與整體的邏輯的再構建”一章以叫作“關於表現方式和學問之間——部分和整體的邏輯”這篇論文為基礎,闡述部分和整體的理論緣何如此重要這一問題,並點綴了一些曾在歷史上留下光彩的考察片段。 “邊界論”一章,以邊界自身為主題所做著述。聚落論之所以難,是因為對於邊界的解讀,它無法統一於一個意義。對聚落考察多年,他深知記述聚落形態之艱辛,基於這樣的體驗撰寫了這篇論述。 “空間圖式論”曾收錄於《場·空間·時間》,它指出了空間圖式的所在之處。本章只是題目發生變更。 “從功能到形態”這篇小論專為本書*撰寫,但從內容上來看,算是對之前寫過的幾篇文章的匯總。這篇文章以在格拉茨建築展展出的方案、具體設計為軸心,主要對多層構造進行了論述。 “'非而非'與日本的空間傳統”一章中,他將空間特性的意義用一種隱喻的方式進行了描述。 ![]() 為保障客戶權益及避免缺書退款作業的困擾,本店採取二階段的訂購作業流程: (1)客戶將選定商品加入【購物車】待本店客服〔回報供書狀況及應付金額〕,客戶再據以付款 (2)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