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北京紫禁城午門》  Wu Men Gate of the Forbiddn city in Beijing

北京紫禁城的城垣四面各有一座雄偉壯觀的城門。午門位於紫禁城宮殿中軸線最南端,是正門。午門墩台平面為“凹”形,並且突出於南面城垣之外,墩台高13米,比其他三座城門都要高大(其他城門的墩台平面為長方形,與城垣等高)。午門墩台下部的須彌座飾碗花結帶,極為精緻。整個墩台用磚砌,頂部外側是堞牆,內側砌宇牆,輪廓與城垣頂部保持一致。墩台四周牆面抹灰,再以紅土刷飾,在灰色城垣之間格外突出。城門洞辟在墩台下部,採用筒式五券五伏拱券式砌築法,券腳落在平水牆上。門口用方形巨石做為門框,安裝朱漆金釘鋪首的實拼木門兩扇。我國使用起券做法很早,從發掘的漢墓看,大多用磚券砌築。隋朝所建的安濟橋橋洞也是拱券式結構,但唐、宋時代的城門卻仍採用過梁式木構形制,即門洞兩壁排立木柱,再搭架梁枋楞木,門洞立面成梯形。後來門洞的起券式做法大約始於元代。1969年在拆除西直門箭樓時發現,元代大都城的甕城包砌在裏面,從元代的甕城可以看出,門洞已使用磚砌起券法。明、清時代的城門則進一步使用磚石結構的券洞門,在設計上也更加完美。由木結構的過梁式門洞發展到拱券式門洞是很大的進步,從防禦功能和防止火攻這兩方面看,磚券較木構有明顯的優越性,同時拱券的承重能力比平直的木結構要大得多。

午門墩台兩側馬道採用分三段轉折的做法,這是因為午門墩台高大,需延長坡面而使傾角減小,以便於車馬行走方便馬道採用礓〓式做法,既便于車馬上下行走防止打滑,也便於人們抬輿時上下行走方便。墩台兩側修築馬道在城台造型上也起到了裝飾作用,把墩台陪襯得有起伏和層次感,使城樓氣勢顯得更加雄偉。

午門由於是紫禁城的正門,因此建築規模、構造形制、油飾彩畫、屋頂裝飾等都異於其他三座城樓。午門正樓的建築間數和面積僅次於太和殿,在建築形制上也是重簷廡殿頂,與太和殿做法相同。正樓的兩翼四角各有一座重簷四角攢尖頂闕樓,上端置銅鍍金寶頂。正樓與崇樓之間有廊廡相連,墩台下部迎面辟三門,左右兩觀下辟左右掖門,因此形成午門南面呈三個門洞,北面呈五個門洞,即所謂明三暗五格局。午門前陳設日圭和嘉量。這組建築群,城台樓閣高築,廊廡相聯,左右對稱,兩觀相峙,輪廓豐富,形體宏偉。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