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北京圓明園遺址》  Remains of Yuangmingyuan Garden in Beijing

圓明園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北12.5公里的海澱區東部,是一座聞名中外的清代大型皇家御苑,由圓明、長春、萬春三園組成,故有圓明三園之稱。三園占地約350公頃。

北京西郊自古就是有名的風景區,遼、金以來各代相沿不斷地在這裏修建了不少離宮別苑,清初發展到頂峰,可以稱得上是我國園林藝術的一個傑作。
清聖祖玄燁從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起,就在明代故園的基礎上開始增建,雍正年間續有擴建。乾隆年間,高宗弘曆更是不遺餘力地大規模擴建,到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已基本建成,但是在他在位的六十年中從未停止過修建,且營造過程中常打破中國宮殿式建築的慣例,創造出多種新穎的設計方法,建成了一百多個景點,如上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宴會用的“九洲清宴”,祭祀用的“安佑宮”,藏書用的“文源閣”,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西湖景的“柳浪聞鶯”、“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斷橋殘雪”等,不僅彙集了江南無數名園的勝景,而且還在長春園的東北部增建了一組歐洲風格的宮殿園林“西洋樓”。園內還收藏了極為豐富的圖書字畫、古玩珍寶,堪稱人類文化藝術寶庫,有“萬園之園”之譽,嘉慶時又經擴建,達到鼎盛的規模,以後道光、咸豐時也都有所增建。

清咸豐十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圓明園遭毀。到了同治、光緒年間,陸續恢復了一小部分園內建築物。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北京又遭到八國聯軍的入侵,圓明園再遭劫難。在此後的四十多年間,圓明園中殘存下來的木料石材、文物雕刻又不斷被盜運,現僅殘存長春園西洋樓的部分石雕。

西洋樓是仿照瑞士、法國等國宮殿園林建築形式的宮苑區,占地約6.7公頃,創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成,將西式宮殿建築建于中國園林中,此為創舉。西洋樓的設計者和監工都為外籍藝術家,在摹仿歐洲式樣的同時也結合運用了中國傳統的疊石技術、磚雕和琉璃飾件,二者巧妙、和諧地糅合在一起,這在世界園林建築史上也是很突出的創造。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