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北京清代宮廷大戲樓》  Theatre stages in Imperial Plance of the Qing Dysansty in Beijing

中國戲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原始歌舞,當時只是利用自然地形演出,觀演場所的建築化始自漢代帝王觀看角抵百戲而設的帳棚“甲乙之帳”,而後經過隋唐的“看棚”、“戲場”,宋、金、元、明的“露臺”、“舞亭”、“勾欄”、“戲臺”,到了清代,觀演建築有了很大發展。除了寺廟、鄉村遍有戲臺外,城市中也出現戲園,宮廷中更出現了一種特殊形制的戲曲舞臺——三層的大戲樓。

歷代帝王及宮眷大多喜愛觀戲,清代滿族的統治者們更是酷愛戲曲。清乾隆年間和光緒年間是清代內廷演戲最盛的時期,三層的大戲樓就是乾隆年間首創的。據文獻記載,清代在宮禁及苑囿中建造的大戲樓有寧壽宮暢音閣、 圓明園同樂園清音閣、承德避暑山莊清音閣、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等四處。其中圓明園的清音閣和避暑山莊的清音閣已無存,寧壽宮的暢音閣和德和園的大戲樓尚存。

大戲樓由演出用的舞臺和扮戲樓組成,平面近方形,一般以“閣”相稱。舞臺分三層,底層稱壽台,面積相當於民間一般戲臺的九倍,周邊有十二根柱子,三面開敞,一面通後面的扮戲樓。第二層稱祿台,面積縮小,柱子立在底層柱頭間的斜梁上,前半部為供演出用的舞臺,後半部是壽台天井的上空,安置轆轤架等舞臺機械。第三層稱福台,供演出的臺面更小,只限於前簷下很小的一個半圓弧形內。壽台是演出的主要舞臺,壽台的天花板上設三個天井,正中的一個是藻井,藻井有抬高空間和聚音的作用。另外兩個天井通上層,有蓋板,上層設有轆轤架等設備。壽台地面有地井通台下的地下室。地下室掘有五口井,其中一口有水,這種措施可加強共鳴效果。天井、地井等設施是在宮廷演承應大戲、有特定劇情時才使用的。壽台與普通戲臺一樣也有上、下場門,不過比普通戲臺多一層“仙樓”,就是在上、下場門上面設一層閣樓,神佛等角色從“仙樓”登場。仙樓正面設四座木梯通向壽台,兩側各設一座木梯通向祿台。祿台及福台也有上、下場門。

舞臺的後面緊貼著的是扮戲樓,是演員化妝和存放戲箱的地方,面積相當大,每層與相應的舞臺相連接。

至於觀戲的部分,則以“樓”相稱,平面都是以正堂為主,兩側帶有轉角廡房,組成三合院形式。舞臺坐南朝北,觀戲的正堂坐北朝南。正堂明間是皇帝寶座所在,兩側各間是宮眷觀戲處,兩廡則為賜王公大臣等觀戲場所,廡房進深很淺,每間坐兩人到四人。

舞臺坐南朝北適合演出的光線要求,觀戲坐北朝南符合帝王面南而坐的規矩。演出建築為多層,平面為方形,稱“閣”;觀戲建築平面狹而修曲,稱“樓”,符合閣與樓的原始定義。清代的三層大戲樓用建築本身的多層化來解決多空間、大場面、神奇虛幻等戲劇效果,是一種創新。從建築藝術角度來看,三層大戲樓觀、演建築功能分明,空間序列清楚,體量高低錯落,節奏舒展,造型瑰麗,不失為一處優美的建築組群,同時也是難得的歷史見證。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