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北京國子監》  Imperial College in Beijing

國子監位於北京東城區國子監街(舊名成賢街)15號,是元、明、清三代北京地區的國立最高學府。

我國很早就有國家辦學的傳統。太學之制起于西漢,晉代名國子學,唐貞觀五年(631年)在西京(今長安)設立國子監,這是國子監名稱的由來。元大都建成後,於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在崇仁門(今東直門)內開始設置國子學,大德六年(1302年)在舊樞密院址創建孔廟,大德十年(1306年)在孔廟西側建國子監新址,兩年後建成,它是根據“左廟右學”的禮制設計建造的。

國子監在元、明、清三代屢經修葺、擴充和改建,規制漸趨完備。元皇慶二年(1313年)在國子監內添建崇文閣。明正統元年(1436年),李賢向英宗建議重修國子監,正統九年(1444年)完工,嘉靖七年(1528年)添建了敬一亭。明代早期的國子監建置還較樸素,到了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才和孔廟同時換上了青琉璃瓦。清乾隆二年(1737年)又將瓦頂換成黃琉璃瓦,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依古制建成了“辟雍泮水”,至此時可以說“規制大備”了。

在國子監街的東西入口處和國子監門前左右方各有一座兩柱三樓式的過街牌樓,街口牌樓額書“成賢街”,門前牌樓額書“國子監”,這是北京內城目前僅存的四座古代過街牌樓。

國子監坐北朝南,平面呈南北向的長方形。正門及二門各三間,正間為實拼大門兩扇。正門懸匾“集賢門”,二門懸匾“太學門”,兩座門之間由院牆及東西配廡組成第一進院落,院內左右各有四方形盝頂井亭一座,東面有持敬門與孔廟相通。太學門內為第二進院落,迎門為一座四柱七樓黃綠琉璃磚牌坊,三座正樓為黃琉璃筒瓦歇山頂,白石雕花券門。琉璃坊左右各有碑亭兩座。坊後即國子監的主體建築——辟雍。

辟雍是一座方形大殿,黃琉璃筒瓦重簷四角攢尖頂,鎦金寶頂,上簷有單翹重昂七踩斗栱,面闊三間,帶內外回廊,和璽彩畫。殿外四周圍繞著圓形的泮池,四座平橋通向辟雍的四門,泮池內外及橋兩側均以石護欄圍繞。辟雍的後面是國子監的藏書之所——彝倫堂,是明永樂年間在元代崇文閣的基礎上改建的,面闊七間,帶東西耳房各三間,灰筒瓦懸山頂,鏇子彩畫。在辟雍未添建前,皇帝來國子監講學時,即在此設座。在這進院落中有東西配廡各三十三間,即“四廳六堂”。“四廳六堂”為灰筒瓦硬山通脊式配廡,轉角處與十間南廡連接於太學門兩山。東西六堂內原有十三經刻石,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等。十三經刻石共六十三萬餘字,字跡工整,是我國目前僅有的一部最完整的十三經刻石,因刊刻於乾隆年間,故又稱乾隆石經。1956年修繕國子監時,將這批石經遷移到國子監和孔廟之間的夾道內。

彝倫堂後簷外為一單獨院落,正面是一座灰筒瓦懸山頂的欞星門,單翹重昂七踩斗栱。門內北房五間,重昂五踩斗栱,灰筒瓦單簷歇山頂,正間懸掛紅地金邊陡匾,直書“敬一亭”,四周有院牆圍繞。敬一亭是國子監的辦公處所。

國子監是我國現存的唯一一座古代高等學府,不但培養了大批國內各民族的人才,而且接待高麗、暹羅、俄羅斯的留學生就學,成為國內外人才薈萃之處。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