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  The Vajrasana Pagoda of Zhengjue Tmple in Beijing

北京市海澱區白石橋以東的長河北岸原有一座明代寺廟,叫真覺寺,毀于20世紀初,僅存留下一座造型別致、雕刻精美的金剛寶座石塔,俗稱五塔寺塔。

真覺寺金剛寶座塔建成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內部用磚砌成,外表全部用青白石包砌。它的下部是一座平面略呈長方形的須彌座式石台基,長18.6米,寬15.7米,台基外表周匝雕刻梵文和佛像、法器等紋飾。台基之上就是金剛寶座的座身,連同台基高7.7米。座身分為五層,各層均有挑出的石制短簷,簷頭刻出筒瓦、勾頭、滴水及椽子,短簷之下周匝全是佛龕,龕內各雕坐佛一尊,龕之間用雕有花瓶紋飾的石柱相隔,柱頭並雕出斗栱以承托短簷。寶座南北面正中各開券門一座,通入塔室,拱門券面上刻有金翅鳥、獅、象、孔雀、飛羊等圖飾,南面券門上嵌有石刻匾額,上書“敕建金剛寶座,大明成化九年十一月初二日造”字樣。從南面券門進入,經過一方形過室就到塔室,塔室中心有一方形塔柱,柱四面各有一座佛龕,龕內原有佛像,現已遺失。在過室的東西兩側各有石階梯四十四級,盤旋而上通向寶座頂上的罩亭內,罩亭為黃綠琉璃磚瓦仿木結構,罩亭南北牆上也各開一座券門,通向寶座頂部的臺面。臺面四周繞以實心石護欄,欄板雕出山形紋飾以象徵神山。

琉璃罩亭北面就是五座密簷式方形小石塔,中央一塔高8米,有簷十三層,頂部是銅制的覆缽式塔刹,傳說印度僧人帶來的五軀金佛就貯藏在此塔中。四隅四座小塔高7米,簷十一層,塔刹為石制,形同主塔。塔身及塔座上雕有多種多樣有關佛教的紋飾,最多的是五方佛主的造像,共計一千五百多尊,龕門上雕飾的是五方佛主的坐騎:獅、象、孔雀、馬、大鵬金翅鳥等。中央主塔須彌座正面雕有一雙佛足,佛教中稱為佛足石。

真覺寺金剛寶座塔在造型上屬於印度形式,但我國古代的匠師們並不拘泥於原樣,而是加以民族化的手法,使得該塔融中、印文化於一爐,成為中國傳統建築和外來文化互相融合的創造性傑作。它的雕刻手法流利圓潤,通體可謂無一處不雕,無一處不刻。因此,真覺寺金剛寶座塔不僅是一座造型優美的佛教建築物,而且也可說是一件巨大的雕刻藝術品。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