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 圖片
《薊縣獨樂寺》  Temple of Solitary Delight in Jixian County

獨樂寺位於薊縣縣城西大街,坐北朝南,從東到西由三路院落組成。東路正房是清帝辟建的行宮,為赴東陵謁陵途中休憩之所。中路由山門、觀音閣、八角亭和四合院組成。西路有門房、正房、四合院等,原為寺之僧房。寺總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10米,占地面積1.65萬平方米。寺的創建年代無考,其主體建築山門和觀音閣為遼統和二年(984年)重建,是我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的代表作。

山門是全寺的主要入口,平面長方形。台基長19.18米,寬13.22米,高0.4米,四周鋪壓欄石,西北角尚存曲尺形角石一塊,凸雕臥獅。地面鋪方磚,磚縫岔分。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平面柱列前後三排,四周簷柱十根,分心置中柱兩根,是我國古建築中屬宋《營造法式》“分心鬥底槽”殿堂類型的最早實例。木柱下置圓形鼓鏡或方形柱礎。柱高不等,平柱、山柱和中柱高4.34米,四角柱高4.42米,生起8釐米。各柱均有明顯側腳,但尺寸均
較宋《營造法式》規定的側腳尺寸大得多。柱根直徑50釐米,柱頭卷殺如覆盆,直徑46釐米,柱徑與柱高的比例較明、清時代粗壯。

山門的兩中柱處,明間安裝板門兩扇,現門已無存,僅留門框。門框和抱框較窄,下檻高40釐米,下、中、上余塞板高分別為0.7米、0.3米、1.85米,三塊餘塞板之間置上、下腰枋,各高0.2米,類似宋《營造法式》格門的雙腰串,應為遼代原構。東、西兩次間砌磚牆,以分隔內外。兩次間前簷塑金剛力士像各一尊。兩次間後簷彩繪四天王像,東山牆北側繪東方持國天王,南側繪南方增長天王,西山牆北側繪北方多聞天王,南側繪西方廣目天王,壁畫高3米,寬7.6米,總面積45.6平方米,為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描繪。

山門四周柱頭間施闌額,中柱柱頭間置內額,柱框連成“曰”形整體。柱框與梁架間施斗栱,依位置不同可分為柱頭、補間、轉角三類。外簷柱頭外出均五鋪作重抄偷心造,裏面則因梁架結構而異。外簷補間斗栱每間一朵,在闌額的正中立直鬥,高40.5釐米,寬25.5釐米,厚17釐米,其上承托大鬥,外出兩跳華栱偷心造。直鬥在我國唐、宋木構建築中僅存獨樂寺山門一例。轉角斗栱外出正面為五鋪作雙抄計心造,45度角斜向出華栱三跳;內出角華栱五跳,承托兩面相交的下平榑。值得注意的是,在轉角斗栱外出正面的第三層出現了斜栱的做法,即在第一跳華栱之上施瓜子栱,瓜子栱上又置抹角栱承托撩簷榑。這種抹角栱即是45度角斜栱,是我國現存古代木構建築使用斜栱的最早實例。

山門梁架作徹上露明造,主樑為四椽栿,高57釐米,寬33釐米;次梁為平梁,高49釐米,寬31釐米。梁端置平榑,側置托腳支撐,脊榑下斜施叉手支撐,不施脊瓜柱直托。屋頂舉折平緩,坡度為1∶3.9,簷步四三舉,脊步六舉,作不推山的廡殿頂。四條垂脊的前端置“嬪伽”和四隻蹲獸,正脊兩端為鴟吻。正脊鴟吻高1.34米,寬1.18米,厚0.3米,張口吞脊,長尾翹轉向內,造型古樸生動,是我國保存在建築屋頂上年代最早的鴟吻。

山門之北為觀音閣,跨進山門的門檻即可見閣之全貌。觀音閣面闊五間,進深四間,上下兩層,中間設平座暗層,實為三層,通高23米,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樓閣。觀音閣整體木構架屬殿閣結構,按結構可分為七層,即柱框三層,斗栱三層,梁架一層。

下層柱框由裏、外兩圈柱子組成。外簷柱十八根,明間平柱高4.06米,次間柱高4.1米,角柱高4.2米,角生起14釐米。柱側腳正面13.5釐米,側面10釐米,均超過宋《營造法式》的規定。柱根直徑50釐米,柱頭卷殺直徑43釐米。柱頭間施闌額,連成外圈柱框。裏圈柱十根,高4.29米,柱間施內額,上置普拍枋,枋與內額上下呈“T”形。裏、外兩圈柱框之間,用明栿和草栿連結,使縱橫排架構成雙環框架。這種柱網佈置方法多用於高標準建築結構。

平座層柱框亦由裏、外兩圈柱子組成。柱根砍為四瓣,十字形插入下層斗栱中,故稱“叉柱造”。外圈明間柱高2.48米,次間柱高2.53米,角柱高2.57米,柱生起9釐米,正面柱側腳3.5釐米,柱間均施闌額、普拍枋。裏圈柱高2.53米,柱間亦施內額、普拍枋,柱根施地栿;內額、地栿間立支柱和斜撐,以短柱、荊條編成壁面,內外抹成夾泥牆,這種牆體重量輕、剛度好。閣中留有一上下貫通的空間,供立佛像用。該空間中層樓面處留空呈長方形,上層樓面處在裏圈柱框頂部及山面正中柱頭與前後簷明間柱頭之間各斜施普拍枋一根,形成扁長六邊形,使閣內空間富於變化,同時加強了上層樓面的剛度。此外,在裏、外兩圈柱間均施斜戧柱,加強整體結構的剛度。

上層柱框的裏、外兩圈柱均用叉柱造。裏圈柱裏、外圈柱頭間施闌額,不施普拍枋。其中裏圈前簷明間柱頭間不施闌額,而是將兩柱頭上的泥道栱改為一根整枋材,提高了明間橫向枋材的位置,便於從外簷觀看大佛的全貌。

下層斗栱在下層裏、外柱框上各置一圈。外圈斗栱七鋪作四抄重栱,隔跳偷心造;明、次間施補間斗栱一朵,不出跳,僅在柱頭枋上隱刻栱形。裏圈斗栱五鋪作雙抄,比外圈斗栱少出兩跳,低一足材(38.5釐米),高度正是兩圈柱高差加普拍枋高之和。殿閣型結構要求內、外槽柱是等高的,觀音閣通過巧妙設計,達到提高內柱、擴大空間的目的。

平座斗栱亦為兩圈。外圈斗栱六鋪作三抄計心造,補間斗栱每間一朵,五鋪作雙抄。裏圈斗栱因樓面留空呈六邊形,其形式變化較大,但總的是五鋪作雙抄偷心造。兩圈斗栱之間為封閉暗層,斗栱後尾均為枋木,不刻栱形。

上層斗栱的外圈斗栱七鋪作雙抄雙下昂;轉角斗栱自櫨斗內施抹角栱(斜栱)兩層;補間斗栱五鋪作雙抄偷心造,前後簷明、次間及山面明間各一朵。裏圈斗栱七鋪作四抄隔跳偷心造;補間斗栱前後簷明間各一朵,七鋪作,其餘各皆一朵,五鋪作。

綜上所述,觀音閣斗栱結構功能明確,或承簷,或承平座,或承梁枋,內外上下,繁簡各異,井然有序,共計二十四種,一百五十二朵,集我國古代木結構建築斗栱之大成。

觀音閣梁架,按宋《營造法式》分類為“八架椽屋,前後乳栿用四柱”。最上為脊榑,下施替木,斜撐叉手于平梁之上,平梁兩端承上平榑,兩側施托腳支撐榑頭。平梁之下以大鬥、矮木墩壓在四椽栿上,栿端承中平榑。栿下前後各施乳栿一根。乳栿後尾以旧相疊支承四椽栿,前端壓在柱頭之上,栿上承托下平栿。梁架舉折,下平榑四舉,中平榑五一舉,上平榑五九舉,脊榑七七舉。屋頂坡度為1∶3.7。

觀音閣各層用材,下層、上層單材27釐米×18釐米,折合宋尺8寸,屬二等材,契高11.5厘米,足材38.5釐米×18釐米。平座單材23.5釐米×16釐米,折合宋尺7寸,屬三等材,契高11釐米,足材34.5釐米×16釐米。主要承重梁的橫截面,平梁45釐米×24釐米,乳栿40釐米×25釐米,四椽栿57釐米×28釐米,高寬比近於2∶1。

閣下層外簷及上層內、外簷頂部均施平闇,即用8釐米×5.5釐米的支條,密排成十字方格,格心30釐米見方,上鋪5釐米厚的素面木板。上層內槽正中為容放觀音像首,施鬥八藻井,以菱形支條格網構成,表現出細膩、精緻的工藝。大片平闇給人以無限深邃之感,而間或出現的斗栱木枋,又為平闇的連續小格定出頓挫的節奏,鬥八藻井突出了主像,形成了高潮。閣內空間的藝術處理,完全以大木作的構造,小木作的工藝,巧妙配合成淳樸而富有韻律的形象,達到了高雅的藝術水準。

觀音閣屋蓋為九脊歇山頂,上、下簷均為灰瓦頂,瓦、獸件尺寸不一,為歷代修葺更換,多為明、清遺物。

閣內正中的須彌壇上聳立著一座十一面觀音像,高16米,主像兩側侍立兩菩薩,均為遼代彩塑精品。主像背後塑倒座觀音和護法神韋馱、關羽像,為明代重塑,1979年修補。

閣下層四壁佈滿壁畫,高3.15米,全長45.35米,總面積142.85平方米。繪畫內容以佛教十六羅漢和兩明王為主題,間繪神話故事、世俗題材畫和重修信士像,為元代繪製,明代重描。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