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武清鮮於璜墓》  Xianyuhuang Tomb in Wuqing

鮮于璜是東漢永初初年的雁門太守,死于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埋葬于故里——武清縣高村鄉蘭城村東南,地上建築已不存,墓地為一略高於周圍平地的土崗,1977年正式發掘。

該墓全部用青磚疊砌,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組成,墓室分前、中、後室,通長14米,是一座中型磚室墓。

墓道,土築,呈斜坡狀,兩壁垂直,長4.75米,連接甬道。甬道兩壁用磚砌築,地面亦用磚縱橫交錯鋪地。前室長方形,南北長3.7米,東西寬1.96米,墓頂和牆壁上半部已毀,鋪地磚大部分被揭去,從殘存痕跡看,牆壁、墓底用磚和砌法均與甬道相同。連接前室與中室的是一寬60釐米的小券門過道。中室近方形,邊長3米左右,穹窿頂,墓壁砌法同前室,但壁面抹白灰一層,並於西側砌出高0.3米的平臺,墓底鋪磚三層,厚14釐米,用青磚平列縱橫交錯鋪地。後室亦長方形,東西長3米,南北寬1.8米,頂、壁、地面的構築形式均同中室。

此墓早年被盜,但仍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其中尤以陶制倉樓、倉房和茅廁建築模型製作逼真,可窺測東漢時期的建築特點。

陶倉樓高96釐米,面闊85.6釐米,進深33.6釐米。四阿五脊頂,出簷略深,緩坡,瓦壟排列密集,前坡開三個平頂天窗,前、後簷下各伸出三朵斗栱承托屋簷。樓身正面上部設有門窗和“陽臺”平座欄杆,下面正中開一方形出糧口,高度在接近樓高1/3處。樓左右為高坡樓道,左側樓道上有一浮雕人物,作登梯背糧入倉狀。倉樓結構表明,這是一座散糧專用倉,十分注意防潮和通風設施的建造,反映出當時已掌握了豐富的貯糧科學知識。

普通倉房高46.4釐米,頂長48.4釐米,寬21.2釐米。此房造型上寬下窄,進深較淺,呈長方形。正面以凸棱表示門架結構,在上下橫棱的兩端皆有門扉的軸孔。房內橫置平放兩塊隔板,可分上、中、下三層。頂為懸山兩坡式,兩側山牆各開一方窗。

陶廁的設計頗為講究,高29.2釐米,寬20釐米,懸山式瓦頂,瓦壟排列整齊,兩坡側端有垂脊與勾頭瓦簷。後牆及兩山均開一方窗。正面設門窗,屋內底部右側有一長方形空罅。

在鮮于璜墓正南6米處,出土了該墓墓碑一通,記述有死者生平和家族世系等情況。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