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易縣燕下都故城》  Ancient city of Yanxiadu in Yixian County

燕下都是戰國時期有名的都城之一,它位於易縣東南,介於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間。

燕下都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的西北有險關紫荊,便於防守,西北至西南是逶迤數十裡的山丘地帶,東部和東南則是廣闊平坦的華北大平原,正處於上都――薊到齊、趙等地的咽喉地帶。這裡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而且北易水和中易水又構成了南北兩條天然防線,加之溝通北易水和中易水的兩條護城河,使下都成為一個四周環水、固若金湯的堅固城池。燕下都周圍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其建立在地勢平坦的平原地帶提供了天然的防護條件,遂成為燕國在南方的一個重要門戶和屏障,是其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燕國強大後為爭雄中原和加強南部疆域的防衛而建立的重要陪都。

城址略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長約8公里,南北寬4――5公里,中部有縱貫南北的河道將其分為東城和西城兩部分,東城是宮城,西城是郭城。現於東城發現城門三座,西城僅發現一座。

整個東城四周都築以高厚的城牆,構成了一個周長約19公里的“凸”形城址。它北有北易水,南有中易水,東、西城牆外又有溝通北易水和中易水的古河道和壕溝,這樣使整個東城成為一個有垣塹可憑、具有雙重防禦體系的形勢險要的堅固城堡。

西城不築東牆,以1號古河道(運糧河)為屏障,顯示了它的郭城性質。為防止敵人的水路進攻,護衛東城,可在長達5公里的運糧河西岸布兵擺陣,建立起一道護衛東城的堅固防線。

東城的佈局採用了在縱軸線上築以高大的夯土台基,並在其上營造大型宮殿主體建築的中軸線佈局方法。在這條縱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分佈著武陽臺、望景台、張公台和老姆台等大型宮殿主體建築的夯土台基。

宮殿區位於東城的東北部,由“隔牆”、城牆和3號古河道將它與手工業作坊區隔開,形成了一個城中之堡。

宮殿區內的佈局是以大型宮殿主體建築基址“武陽臺”為中心來進行規劃設計的。在“武陽臺”東南和西南有兩處左右相峙的宮殿建築組群,這兩組宮殿建築組群分別由“路家台”和“老爺廟台”兩座夯土台基為大型宮殿的主體建築,再和若干組宮殿建築組成一組宮殿建築組群。“武陽臺”東北還有以“小平臺”夯土台基為大型宮殿主體建築的宮殿建築組群。從它的位置來看,它顯然不如“武陽臺”東南和西南的兩處宮殿建築組群重要。

燕下都宮殿建築的佈局主次分明、排列有序,可見當時的宮殿建築是相當宏偉和壯觀的。

燕下都手工業作坊區的佈局亦具有其特點,即為了保障宮殿區的安全,把官府的軍事手工業作坊(18、21、22、23號遺址)設在宮殿區的西北部,由東西橫貫的“隔牆”將其與宮殿區隔開,而其他的非軍事手工業作坊(1、2、3、4、5、11、13號遺址)則設在3號古河道以南、由高陌村西北到郎井村東南的弧線上,以3號古河道將其與宮殿區隔開。

燕下都的市民居住區(6、7、8、9、12、14、15號遺址)則規劃在離宮殿區稍遠的西南和東南部。

10號遺址是戰國晚期的居住址。根據近年來的發掘資料來看,在戰國中期,10號遺址是一處鑄造錢幣、服飾用品和青銅武器的手工業作坊,戰國晚期成為居住址。根據出土文物和它隔3號古河道與宮殿區相毗鄰的位置來看,10號遺址不是一般市民居住之地,可能是3號古河道以南的非軍事手工業作坊的管理機構所在地。

西城東南部有兩處居住地,即19、20號遺址。

燕下都城內的道路已遭到嚴重破壞,勘察時僅發現有四條斷續而不連貫的道路,即1、2、3、4號道路。1號道路位於西城西牆的中部,是西城通往城外的唯一的一條主要道路。3號道路與4號道路可能相接的,是當時由城外唯一的大型主體建築“老姆台”通向中心宮殿建築區的一條主要街道。

燕下都在選址時也周密地考慮了城市的供水和排水問題,並充分利用了河道作為都城的一種防禦設施,因此,將城址選擇在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間,這在平原地區營建都城是獨具匠心的選擇。

在燕下都已發現古河道五條。1號古河道位於東城西牆外,全長5000多米,相傳為燕國時期的運糧河,依北高南低的地勢溝通北易水和中易水。2號古河道由“隔牆”與西牆交接的稍南處,經“九女台”墓區北部1號古河道開口穿過西牆後再向東約750米折向北,再穿過“隔牆”經“虛糧塚”墓區東側折而向東,到“張公台”北回轉向南至“張公台”東,流入“張公台”南的“內湖”,全長5700米。3號古道河道與2號古河道在750米處分流後稍向南彎,再直向東抵武陽臺村西550米處,拐向南約800米後複東流經郎井村北,曆“路家台”南,于郎井村東南約350米處穿過東城東牆流入4號古河道,全長4200米。4號古河道即東城東牆外的護城壕,它北起“煉台”以北約130米處(再向北未探),斜向東南經東城東北角後沿東牆外向南延伸,在郎井莊東南與3號古河道相匯合,繼續向南流入中易水。5號古河道位於“虛糧塚”墓區東北部,穿過東城北牆西部,長370米。燕下都古河道的開鑿,不僅溝通了北易水和中易水,而且還起到了護衛都城和分區的作用,同時還解決了都城內的用水和排水問題,它在城市規劃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燕下都城內的墓葬區,在東城的西北隅共有二十三座墓葬,分屬於“虛糧塚”墓區和“九女台”墓區;在西城有墓葬八座,分佈在辛莊頭村東、村南和村西南。

燕下都東城城牆絕大部分淹沒於地下,西城城牆部分保存較好。西城城牆牆基寬約40米,中部有8.55米的一道夯土,其夯土層非常清楚,厚10―25釐米。城牆的築法系採用插杆、夾板、穿棍和穿繩夯築。

在燕下都城內,燕國的建築材料到處可見,而且種類和紋樣繁多,主要有半圓形瓦當、筒瓦、板瓦、脊瓦、垂脊瓦、脊飾、瓦釘、矩尺形建築材料、磚、陶水管等。其中半圓形瓦當很多,紋樣也很複雜。一般來說,春秋早期為素面;春秋中期以後紋樣繁縟,這種瓦當大概流行於春秋晚期到戰國初期;到戰國中期,半圓形瓦當的種類增多,紋樣規矩,線條流暢,並開始出現簡化的趨勢;戰國晚期,各種紋樣都逐漸簡化,瓦當邊緣變寬。上述半圓形瓦當除早期素面的為手工製作外,其他帶紋樣的均為模制,紋樣大體有卷雲饕餮紋,雙龍饕餮紋,三角紋底雙龍饕餮紋,山形饕餮紋、山形花卉饕餮珠紋、四狼饕餮紋、獨獸饕餮紋、山雲紋、山形珠紋、雙龍紋、雙螭雙龍紋、雙鹿紋、雙鳥紋、雙獸紋、樹木紋、窗櫺紋、人面紋等。

筒瓦也很多,年代有早有晚,早最的筒瓦見於春秋早期的地層中(或可早到西周晚期)。早期的筒瓦都是用泥條盤築法制成,瓦面繩紋錯綜而不規整,並在繩紋上壓印成組的細繩紋或粗繩紋,瓦內外凹凸不平。戰國時期,筒瓦採用輪制法制成,瓦面都飾斜繩紋和輪制的弦紋,或將繩紋抹平,外塗一層白色的雲母粉,或附貼模制蟬紋和黼黻紋,有的還飾有菱形點紋或籬笆紋。一般建築用繩紋筒瓦,長度為33――50釐米;大型宮殿主體建築用蟬紋或黼黻紋筒瓦,長度為75――95釐米。

西元前222年,秦滅燕,燕下都亦隨之衰落。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