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衡水永濟橋》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
《衡水永濟橋》 Anji Bridge in Hengshui 安濟橋位於衡水市西關,南北橫跨在滏陽河上,是一座七孔聯拱的石拱橋。橋全長116米,寬7.3米,高10米。拱券厚0.85米,跨徑14米,矢高5.15米。橋墩長7.95米,寬4.55米。橋面兩側各有望柱六十根,望柱上雕有石獅,石獅下麵雕有蓮花座。望柱間為浮雕欄板,上雕卷雲紋飾。全橋均為大塊細料石砌築,拱石為楔形,內側厚0.8米,長1.2米左右,鎖口石外露獅子頭。橋墩分水口“月臺”用大石塊堆砌。該橋從其矢跨尺度來看,界於半圓拱和尖拱之間,名曰桃形拱,近似清代官式拱橋。這種拱水準推力小於半圓拱,每孔可以自行平衡,如果一孔損壞,其他拱可以安然無恙,這在明代橋樑中是一個突出的建樹。 安濟大石橋始建于明天順元年(1457年)始為木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改建為石拱橋,到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重修,乾隆帝賜名安濟橋,這就是現存之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