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新絳絳州大堂》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圖片
![]()
|
《新絳絳州大堂》 Jiangzhou Courtroom on Xinjiang 絳州大堂位於新絳縣城西北隅新絳中學校園內,為隋末唐初張士貴掛帥拜封之處,故又稱“帥正堂”。 大堂原為絳州州府衙內正堂。據1929年《新絳縣誌》載,大堂創建于唐,宋、元時期歷經重修。明洪武九年(1376年)知州顧登重修,其後歷任多有修葺。至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因秋雨半圮,知州張成德又予以修繕,光緒四年(1878年)知州張世綸重修。 大堂現存建築為元代遺構,總面積758平方米,坐北向南,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八椽,單簷懸山頂。堂前原有卷棚頂抱廈三間,惜已毀,僅基址見存,覆盆式蓮瓣柱礎,唐風猶存。大堂規模宏大,朴拙壯觀。前簷下施五鋪作雙下昂斗栱,當心間、次間與梢間的補間斗栱呈四、二、一依次遞減。殿內採用了遼、金時期慣用的減柱造手法,大量減少內柱,拓寬殿內活動空間。內柱縱向用大內額和由額,與橫向大梁相互疊架負重。梁架多為原材料剝皮後稍加砍削而成,無統一規格相循,體現出元代建築用料隨意、粗獷古拙的典型特色。大堂北壁嵌有宋真宗禦制的“文臣七條”刻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