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新絳安子巷謝家院》
*【照片】天津廣東會館柱礎
*《北京故宮鐘粹宮》
*【照片】太原晉祠聖母殿
*《潞城原起寺》
*【照片】泰山萬仙樓
*《北京西黃寺清淨化城塔》
*《圖們月晴鄉間坪村某宅》
*《常州清涼寺》
*【照片】薊縣獨樂寺山門金剛力士像
*【照片】天津廣東會館柱礎
*【照片】泰山岱頂全景
*《蘇州開元寺無梁殿》
*【照片】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十一面觀音像
*《金秀盤瑤趙宅》
《大同善化寺》  Shanhua Temple in Datong

善化寺位於大同市西南區,是較為完整的一座遼、金建築群。該寺始建于唐開元年間(713~741年),遼保大二年(1122年)遭兵災毀壞,于金天會六年至皇統三年(1128~1143年)重建。

寺院主體建築置於南北中軸線上,前有山門,中為三聖殿,後為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兩側有東西朵殿,殿前左為文殊閣(已毀),右為普賢閣,兩閣南北有回廊相連,現只存基礎了。

山門五間,內外柱同高,內柱頭上用斗栱承托大樑,上有粗壯的大叉手,如河北薊縣獨樂寺山門形式,惟出簷較淺,想系後人修葺時鋸短。山門內藏有《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記》碑文,是研究該寺建築歷史的重要資料。

三聖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簷廡殿頂。殿內用四根金柱支撐梁架,佈局十分開闊,是減柱法的典型範例。其後簷下斜拱重疊,如盛開的花朵,金代盛行斜拱,以此為最。

大雄寶殿基礎甚高,殿前有廣闊的月臺。殿身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單簷廡殿頂,屋面坡度甚緩,與獨樂寺相近,又無推山,為遼代建築之特徵。殿內梁架粗壯,設坐佛五尊,形態各異。殿內還有鬥八藻井,藻井周列斗栱兩層,下層為七鋪作,上層為八鋪作,雕刻精美,堪稱珍品。

普賢閣坐西面東,是一座三間見方的重簷歇山樓閣建築,二層外繞以欄杆,可供憑欄遠眺。各層只用補間鋪作一朵,下用替木,上用60°角拱,使用平座暗層做法,雖系金貞元二年(1154年)建,但與應縣木塔構造相似。閣內有木制樓梯可供上下。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