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洪洞廣勝寺》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
《洪洞廣勝寺》 Guangsheng Temple in Hongdong 廣勝寺位於洪洞縣城東北17公里的霍山南麓,此寺始建于東漢,後經元、明、清各代重建。全寺由兩寺一廟組成,共有十一座殿堂,均坐北朝南,佈局嚴謹,造型別致,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藝術魅力。 上寺雄踞山頂,翠柏環抱,風景秀麗。進入山門是一個不大的院子,正北面臺階上築垂花門樓一座,門內院落凸起,四周砌有攔牆,這就是上寺塔院,塔院中心矗立著雄偉壯觀的飛虹塔。 塔後是彌陀殿,又稱前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簷歇山頂,前後簷明間開門,四壁無窗。內有一排紅色的藏經木櫃,聞名中外的金版藏經原來就存放在這裏,現已移交北京圖書館珍藏。 大雄寶殿又稱中殿,明間供釋迦佛像,兩側次間供文殊、普賢菩薩,均為木雕,十分精緻。 毗盧殿又稱後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在前簷明間隔扇上,雕鏤有六種圓心相交的滾花,形制如宋《營造法式》中的“挑白毬紋格眼”,極為精巧。 下寺在霍山腳下,面臨霍泉,依勢而造,高低層疊,主次分明。主要建築有山門、正殿及明應王殿,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均為元代建築。山門又稱天王殿,簷下無廊柱,斗栱四鋪作,倒懸八角垂柱,形制特殊,是元代的建築風格和手法,在國內罕見。正殿前簷中三間辟門,兩梢間為直欞窗,為擴大殿內空間大膽地採用減柱法,把斗栱和爬梁構成一體,共同承受重量。 水神廟在下寺西側,分為前後兩個院落,主要建築是明應王殿,建於元延六年(1319年),面闊、進深各五間,重簷歇山頂。四壁滿繪壁畫,共197平方米,壁畫描繪的神話故事充滿生活氣息,南壁東邊的一幅著名壁畫“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作場”記載了元代戲劇演出情況,是研究中國戲劇史的珍貴資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