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Database error: your query error
MySQL Error: 1030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
《包頭武當召》  Udan Ju Temple in Baotou
‧所屬分類= 古蹟的地區分類 > 內蒙古

五當召乃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寺廟,位於固陽縣境內,坐落在陰山山脈中部,吉忽倫圖山之陽。五當召原名巴達格勒,因其所在吉忽倫圖山前的地帶名“五當溝”,故稱五當召,並沿襲至今。

五當召依山而建,氣勢宏偉,佈局自由而不失嚴謹,頗具藏式建築之神韻。建築群規模宏大,由建于山之陽的八大殿(現存六殿)、三座活佛府、一座靈塔殿、服務用房以及建于山之陰(東、西溝地帶)的九十余棟喇嘛僧房(現存四十餘棟)組成,總占地面積20多萬平方米。在其建築群之外,還有一處屬廟——庚毗廟,亦頗具規模。五當召膳召地廣闊,廟產豐富,喇嘛眾多,除日常供神、拜佛而外,更注重講經說法、鑽研經典、培育人才,因此設立了四大學部,並有各自的場所。五當召於清康熙年間籌建,雍正至乾隆年間興盛,後發展成為蒙古西南部規模最大、影響極深的綜合性寺廟。

現就五當召的主要建築,及其屬廟庚毗廟,以及五當召的建築藝術介紹如下:
蘇古沁殿

是五當召規模最大的建築物,位於吉忽倫圖山腳下,位於召內主體建築群的最前方。大殿坐北朝南,左為卻依拉殿,右與大甲巴(已毀)相鄰,殿后正對講經台和洞闊爾殿。

該殿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坐落于石基台之上,總占地面積約1 500
平方米。大殿平面為矩形,面闊九間,殿前沿軸線為一個五間凹形門廊,門廊內設欏八欏柱四根,上為梁枋,木制藻井,殿門兩側繪有壁畫。為柱梁枋承重,四周石牆厚0.8~1.5米。底層用木隔扇隔成兩部分,前部進深九間,為大經堂,全召性的大型宗教活動均在此舉行。後部為佛堂,進深兩間,正中供彌勒佛、文殊、觀音銅像各一尊,兩側及東、西沿牆擺有6米余高的經卷架。底層共有四欏柱八十根,其中六十四根裹有彩色雲龍紋絨毯。地面青石鋪就,沿進深方向每柱間排列兩行木座榻,上鋪絨毯供打座聽經之用。東、西、南三壁滿繪工筆重彩壁畫,幅高3米,總計150余米長,內容為佛祖釋迦牟尼的故事。經堂後部中央有一方九間的內天井,四根紅布包裹的四棱方柱直通二層。內天井的設置解決了經殿的通風和局部採光問題,亦改變了內部空間形態,極大地豐富了空間。經堂頂部採用佈陣吊頂及筒幡(現已無存),宗教氣氛甚濃。西側有石砌臺階可通二層。

二層前、中部與底層相當,後部結合地勢增建一面闊九間、進深三間的兩層佛殿。佛殿一層與經殿二層由木坡道相連,內供釋迦牟尼等眾佛銅像和泥塑十八羅漢像,造型生動細膩。由經殿二層屋頂可進入佛殿二層,佛殿二層大小如一層,內主要供奉兩座銅城——曼陀羅,其工藝精巧、雕鏤細膩、比例恰當,乃本召法器之精品。經殿二層中部圍繞內天井形成一“回”形天井,既便於內部通風採光,又使得交通便利。天井的東、西兩側亦多為附屬用房。天井以北,佛殿兩側壁上繪有壁畫,均為寺廟總體圖,其中有五當召總體圖一幅。

二層屋頂呈“回”形平面,簷口處置金幢一對,高2.6米,底部直徑約1米。三層屋面前部軸線上設一刹式鎦金寶瓶,兩側各有一力神(銅鑄鎦金),基座與簷口巧妙結合並嵌有磚雕雙獅護法圖案。屋頂四角各置一戟狀物。

立面採用白實牆收分,藏式窗,簷口邊麻牆上綴以金色梵文寶鏡,牆面與入口處虛實對比強烈,加上藏式柱廊、簷部布飾等的巧妙運用,使得立面造型簡潔流暢,樸實而有力度。白、黑、棕色的運用既明快又有神秘感。

此外,大殿臺階兩側的平房以及殿前廣場旗杆和石砌香爐(各一對)均為沿中軸線兩側佈置,這樣處理增加了經殿外部的空間層次,強化了該殿的重要性。

卻依拉殿

是五當召又一大型經殿,其規模僅次於前者,是五當召最大學部——顯教學部聽經、誦經、祈禱辯論之所,亦稱“哲學部”。

該殿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並列位於蘇古沁殿西側,平面形式及立面造型與蘇古沁殿有相似之處。殿平面呈矩形,面闊九間。門廊呈“凹”形,面闊五間。結構形式為藏式,殿深八間,底層內柱均為八欏柱,其前部為經殿。後部正中供彌勒佛銅像一尊,銅像前部兩側均供有佛座像,圍繞佛像形成一面闊三間、進深五間、高兩層(後部高三層)的內天井。內天井兩層部分由兩排六根紅布裹八欏柱上下貫通,後部三層通高,採用減柱法以擴大空間。內部空間由低到高產生極好的視覺效果,形成空間上的高潮。

二層前部為誦經之所,後部沿東、西、南三面向內天井出挑,邊緣加設木欄板。前後之間為半“回”形天井,用以給大廳採光和通風。內部裝飾簡潔,色調統一。屋面為半“回”形,沿軸線正中的簷口部位設金鹿法輪一套,兩側置金幢一對。凸出的部分,其屋面前部正中設刹式寶瓶一個。整個屋面四角各置一戟狀物。該殿把經殿、佛殿巧妙組合,從形式和內容,技術和藝術方面做到了高度的統一。

在卻依拉殿后部中軸線上,高築台基建一三層藏式平頂房。其一層為本學部喇嘛住處,二、三層為本學部供佛和存放經卷之所。前部軸線上藏窗做加寬處理並與簷口部位巧妙結合,上置刹式寶瓶一個,左右為金幢一對。從外部四周看與卻依拉殿融為一體。

在該殿西南有一片榆樹林,是按傳說專為顯教理論答辯設立的場所。林中建一藏式小祠,內塑宗喀巴和他兩個大弟子塑像。

洞闊爾殿

位於蘇古沁殿以北,講經台以上,與蘇古沁殿、講經台三者居於同一軸線上,是五當召一世活佛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主持修建的。五當召第一個學部——時輪數學部就設立於此。

大殿因借山勢,雄踞于高約3.8米的石砌台基之上,坐北朝南。殿平面為“凸”形,正面有一門廊,門廊內及殿門兩側牆上繪有壁畫,殿門上懸掛清廷御賜“廣覺寺”匾額,頂部設木制藻井。殿內底層面闊七間,進深八間,前部為誦經堂,後部為佛堂,供宗喀巴及眾佛銅像。二層前部為誦經之所,後部為本經殿佛堂,內供奉主供佛時輪金剛和歡喜佛。中部沿內天井圍合而成回形天井,既解決了室內的通風採光,又構成二層必要的交通聯繫,空間極為豐富而多變。

當圪希德殿

俗稱“馴服殿”,又稱“金剛殿”,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相傳為准格爾台吉之妻資助興建。該殿規模不大,為對稱不完全兩層建築,面南背北緊依洞闊爾殿西,殿前青石鋪就並與洞闊爾殿緩坡相連。底層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分前室與殿堂。殿堂進深兩間,高約為前室的兩倍,內部並列四根方柱,中間兩根為木雕盤龍方柱,正面供奉八大金剛及兩大山神,共十尊護法神塑
像,神態各異。前室為一層,殿堂為兩層。殿堂二層平面與一層相同,亦為供佛之所。

該殿造型簡練,與洞闊爾殿渾然一體,前後錯落,豐富了外部空間形態。殿的後部均施以黃色,進一步突出其在整個建築群中心的作用。

日木倫殿

是五當召中建造最晚的經殿,俗稱“新廟”。該殿位於當圪希德殿之後的山丘上,面南背北,左鄰山谷,居高臨下,右為活佛府。

該殿是菩提道學部的經殿,其造型與洞闊爾殿有相似之處,“凸”形三間門廊裝飾簡潔而樸實,但其體量不及洞闊爾殿。該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殿后正中供銅鑄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坐像,總高約9米,占三層通高空間,形成8米見方的內天井。底層前部及二層為祈禱、誦經之所,四周設千佛龕,有一千尊宗喀巴坐像。

日木倫殿整個內部空間緊湊而有起伏,重點突出。在結構上再次採用減柱法擴大空間。細部處理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柱式上,門廊中的四根柱,中間兩根為欏八欏柱,而邊緣兩根卻為十字八欏柱。其內部柱式的截面為所有大殿中最小的,四棱柱為20釐米×20釐米,二層用圓柱,其截面直徑小於20釐米。屋頂平面為“凸”形,沿中軸線接近簷口部分置法輪一個,兩側置金鹿、金幢各一對,三層屋頂前部正中設刹式寶瓶一個,屋頂四角各有一戟狀物。

阿會殿

朝向東南,左與甘珠爾府相近,右與蘇卜蓋靈塔殿為鄰。該殿內設密宗學部,但內部除供奉密宗的主供佛及貯藏經典外,還有醫理學部供奉的佛像及其經典。

該殿面闊七間,其外部造型亦為“凸”形門廊特徵,廊柱為十字八欏柱。廊面闊三間,廊內殿門兩側牆上繪有六道輪回壁畫。正面兩側實牆上均開上下兩個窗。殿內還繪有吉祥天母和時輪金剛等工筆重彩畫。

蘇卜蓋靈塔殿

位於阿會殿右側,是一世活佛的寢宮。一世活佛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在此圓寂後,將其骨灰塔安放於此供奉,後曆世活佛圓寂,骨灰塔均存放於此,漸成為靈塔殿。塔殿內外尺度近人,外部入口為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的門廊,朝南,與朝東的主立面對比,形成不對稱、自由而靈活的形象。

此外,五當召的殿堂建築還有郝拉銀殿(即遠方的殿)和努尼殿(即減食修行殿,現僅存遺址)。其中郝拉銀殿位於西溝中部,專為外地喇嘛來本寺誦經修行之用。在當圪希德殿西側,還依山就勢建有一小祠,俗稱“小黃廟”,建築小巧玲瓏,建于何年不詳,但同創建五當召的“傳說”、“吉兆”有關,是喇嘛教寺廟常用的“附會”手法。

活佛府

是以洞闊爾府為中心,章嘉府、甘珠爾府分居左右而組成的建築群。位於洞闊爾殿與阿會殿之間,依山勢坐西朝東由高至低,南北延伸,縱向展開,並與阿會殿、蘇卜蓋靈塔殿形成曲折延伸之勢。

洞闊爾府建於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是一所獨立的對稱四合院式的藏式建築,朝西南向,由正殿、對面的門樓及兩側門廊、南北相對的兩層服務用房組成。

正殿建于高築的石砌台基上,“凹”形三間門廊,兩側沿牆平齊設白石欄杆。門廊前臺基為“凸”形,沿前左右三個方向設石砌臺階與院內青石地面相連,臺階及其平臺外緣鋪設石欄杆、欄板。

正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上下兩層(後部局部突出屋面)。底層,門廊內,正面為木制幾何雕花圖案隔扇將室內外分開,隔扇兩側及正中均設有木門,正中門為嵌有精雕門罩的雙扇木門,罩雕有二龍戲珠並施以彩繪。隔扇下部裙板雕有雄獅、象、金翅鳥等吉祥圖案。廊內兩側壁上繪有山水、日月、星辰以及動物圖案。廊頂部為木制藻井,上有蓮花及八寶圖案。底層設有活佛臥室、會客廳,兩耳房為綏本和服侍人員住所。上層設佛室,其空間高出屋面。

正殿兩側的南、北樓是賞吉德和尼日巴的住處,並有廚房、庫房等。其外部造型相同,均為五間帶廊(門廊、簷廊)二層平頂藏式風格,廊柱為漆紅四欏方柱,柱頭簡潔,圓形柱礎凸出台基。內部平面劃分,南北略有不同。

門樓居於正殿中軸線上,兩側與南、北樓房相連,沿圍牆向院內增設簷廊,內放雜物。門樓比院牆高,但比南北樓低。門樓為兩層,底層進深兩間,其中沿軸線向院內跨進一間,從而形成兩側通透的一層門廊;二層為一間,中被隔開;內設兩道門,在大型經會期間供活佛使用,平日不開。門樓豎向劃分、高低組合、尺度近人,靈巧而通透,色彩的運用亦豐富而活潑。從臺階到台基,至柱子、梁枋、簷口均處理得恰到好處,充滿親切感。

章嘉府和甘珠爾府分別位於洞闊爾府後部左右,是專門為接待章嘉呼圖克圖和甘珠爾活佛等重要人物而修建的。

庚毗廟

五當召的庚毗廟坐落在主體建築群以北4公里處的山中,建造年代較五當召晚,是五當召各學部畢業者自願修行之所,亦是活佛避暑佳所之一。

這裏奇峰峻嶺,叢林茂密,瀑布飛濺,風景幽雅,自然空間環境緊湊。廟宇分佈於瀑布西側山腰間,各抱地勢,依山而上,由四座經堂、一座活佛府、十四棟喇嘛住房和三個廚房等建築組成一個完整的建築群。現均已毀,空餘殘垣斷壁、傾基碎石,然而其中佈局仍依稀可辨。

遺址中,單體的結構被暴露無疑。所有單體均為一層藏式平頂建築,均結合地勢特徵,以大塊毛石砌築水準台基,沿台基四周用片石砌牆。片石規格在(300~500)毫米×(200~300)毫米×(100~150)毫米尺寸範圍內,形狀不等,但均經過處理,有利於砌築。牆沿台基由下至上略有收分,片石之間交叉錯疊,石灰、粘土摻砂作漿。內壁用泥漿抹面,外部將石縫填實,然後由上至下掛石灰砂漿。承重體系由柱子、木梁枋與牆共同組成,從遺跡中清晰可見。

從現存的單體遺址看,外牆沿東、西、北三面閉合性較強,門窗極少,大多數窗和門設在南立面上,或南立面上全以木構形式(樑柱)取代窗間牆。內部功能劃分明確,空間錯落有致,佈局緊湊,尺度處理得當,令人感到親切而舒適。
每個單體均有小而靈巧的體量及大致相同的朝向(朝南)。它們借地勢構築,隨山勢起伏,錯疊而上分佈,由山腰直達頂峰。單體間有便捷的交通聯繫。左右相鄰時,或利用自然之勢相連,或輔以人工臺階、坡道相接;上下錯落時,隨山勢起伏巧布石階,迂回曲折。單體間結合地勢的巧妙組合,形成點、片、面交織,有集中、有分散的總體佈局。

建築群體的外部空間及體量融于周圍的自然環境空間之中,給人以形態各異、變化莫測的空間視覺感受。沿山谷由遠及近,廟宇時隱時現,聳然挺立於山岩之上。由下而上,廟宇與岩石、樹木交相輝映,空間變化層出不窮。回身南望,山上森林密佈、鬱鬱蔥蔥,山巒起伏、視野無邊,構成一個靜心修煉、避暑養身的好地方。

五當召的建築藝術

五當召以藏式寺廟的形式出現有著極其特殊的原因。首先,五當召在創建寺廟宗旨上有別於一般寺廟。一般寺廟在宗教職能上多以供奉、拜佛為主(個別兼設學塾),因而擇址亦多為平原或倚山面平原的地帶,便於信民從事宗教活動,四方施主源源不斷,大多寺廟還漸成為城鎮中心。五當召最初便以創立“宗教學府”為宗旨,寺廟的職能主要為經院大學,宗教活動除具有一般寺廟日常的供奉、拜佛、誦經和廟會而外,更注重講經說法,鑽研佛經,培育人
才,因此寺廟擇址于深山之中。同時,由於該寺廟的創建者——一世活佛羅卜森紮拉森早年曾修學於西藏,受其宗教建築文化影響頗深,其藏式寺廟建築精華極易在五當召的擇址、寺廟總體佈局及單體設計中被融匯。

其次,藏式建築(尤為平頂建築)利用石、木、土及白灰等天然材料,當時這方面的技術手段已相當成熟,且極適宜乾燥少雨、木材缺少的山地。而五當召所選擇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態環境能夠為這種技術手段提供物質基礎。據考證,建造殿堂的石材來自五當召南3公里處的毛活洞,木材筏自當地山裏及烏拉特旗,白灰、砂子、黃土等天然材料在附近亦能找到。

再者,藏式寺廟的形式能很好地體現其宗教職能及其粗獷、穩健、簡潔、明快的建築風格,同蒙古族開朗豪放的個性相協調,極易被接受。

此外,五當召的建造者們在模仿藏式寺廟建造方式的同時,因地制宜,大膽借鑒,精於構思,設計手法獨具匠心,從總體佈局到單體設計,從空間組合到內外裝飾及細部,均創造了獨特的建築藝術成就。

(1) 總體空間環境的經營特性。

喇嘛教寺廟的選址多擇于山林水草豐美之地或高僧活佛降生的地方以及靠山臨河的向陽山坡。五當召在選址上尤其注重對自然環境的選擇,它隱於群山之中,北有海拔2 071米高的吉忽侖圖山主峰構成天然屏障,東西山巒平緩且南北延伸,南部群山圍合,視野開闊而不露,入其中,恍若世外桃園。整個寺廟建築群按地勢特徵有主有次地分佈,在長達兩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完善,形成三個建築群。即居於山坡之上的主體建築群和分佈於兩側開闊山谷地帶的附屬建築群。

其中,在主體建築群的建造發展過程中,建造者們始終以體現“經院學府”為宗旨,按地形地貌特徵逐步形成兩個建築群。即以蘇古沁殿、洞闊爾殿、當圪希德殿、卻依拉殿、日木倫殿、小黃廟及其管理、服務設施組成的經殿(佛殿)建築群和由三座活佛府(洞闊爾府、甘珠爾府、章嘉府)、阿會殿、蘇卜蓋靈塔殿以及努尼殿(已毀)、覺蓋院(佛倉)等組成的活佛府建築群。前者特點為沿山背各抱地勢,由低至高,漸次而上,各殿(除分倉等服務建築外)均面南偏東背北,占據主要朝向;後者特點為依山東坡,沿南北方向水準展開,曲折延伸,其朝向為東向或東南向。

各殿甲巴(分倉)及覺蓋院(佛倉)等管理、服務用房均在主體建築群右側,呈東或西朝向,交通便利,便於寺廟的管理和服務。在主體建築群中,占突出地位的是設有各學部及進行全召性宗教活動的經殿(佛殿),體現出五當召“經院學府”的特徵。

(2) 主體建築群及附屬建築群的組合特性。

主體建築群在其發展形成過程中,各殿均與地勢巧妙結合,形成高低錯落、鱗次櫛比、氣勢磅礴的群體形象,頗具主宰力。同時,又將洞闊爾殿、講經台、蘇古沁殿這些重要建築由北向南、由高至低依次排列在沿南北水準(兼豎向)貫穿的主軸線上。這一不同于漢式中原寺廟(穿行而過)軸線的運用,強化了它們在主體建築群中的地位,構成了對主體建築群的控制,從而給整個建築群的自由分佈和發展帶來了秩序。

其次,象徵並擁有寺廟全權的洞闊爾活佛府以其嚴謹的對稱佈局和豐富的體量組合成為活佛府建築群的中心,貫穿這一中心的中軸線(副軸線)向西水準(兼豎向)延伸,恰好終止於日木倫殿。日木倫殿是主體建築群中最晚的建築,它同當圪希德殿前後呼應,並通過洞闊爾殿同主軸線相聯繫,成為主軸線所產生的秩序的延續。日木倫殿既是聯繫主、副軸線的“結點”,又是整個建築群的制高點,它既將經殿建築群同活佛府建築群有秩序地統一起來,使主體建築群佈局趨於完美,又在群體突出“經院學府”特徵的同時強調了對宗喀巴的崇拜。

五當召主體建築群在模仿藏式寺廟佈局的同時,對中原佛寺佈局精華的借鑒也獨具匠心,創造出自身特有的藝術性。

兩大附屬建築群在五當召兩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學府”的興盛而逐漸發展,數量最多時達九十餘棟,均為典型的藏式平頂喇嘛住房(碉房),大致呈自由分佈狀態,同時彼此之間亦講究圍合,組成群落,佈局極為靈活,空間自由多變。這些喇嘛住房多為兩層,規模不等,但體量均小於主體建築群中的經殿。結構形式為土木或土石木混合結構(亦有少數為石木混合結構)。外牆收分,平頂,女兒牆,藏窗,外部裝飾及造型簡潔明快,看不到豔麗的色彩和耀眼的飾物。附屬建築群既同主體建築群形成鮮明的對比,又與主體建築群風韻相同,成為整個建築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 統一中的均衡特性。

五當召建築群不論從建築風格還是總體環境及建築佈局上均體現其較為完整的統一性,這與其藝術地把握整體上的均衡有直接關係。首先,從總體環境看,建築群東西兩側的山峰、山谷,建築群所在的吉忽倫圖山及北部的屏障——主峰構成一種對稱的自然空間環境的均衡,五當召建築群的分佈順應這種均衡,逐步形成以主體建築群為主,左右分佈附屬建築群的格局,從而奠定了建築群體自身均衡的基調,洞闊爾殿則為這種均衡的中心。其次,這種均衡還具體體現在空間體量的組合上。如蘇古沁殿左側的卻依拉殿(包括後面的三層藏經樓),同右側的大廚房、大甲巴(已毀)、洞闊爾甲巴形成以主軸線為中心的空間體量上的均衡。又如活佛府左側的洞闊爾殿及洞闊爾甲巴等與右側的阿會殿、蘇蔔蓋靈塔殿、賞蓋院及活佛府本身構成了以副軸線為中心的東側翼的均衡,等等。這種空間上的、體量運動變化之中的均衡,使五當召在變化發展之中,始終保持和諧、統一和穩定。

(4) 單體間的組合及外部空間秩序。

五當召十分重視單體與單體間的體量組合及空間構成,精心地處理新舊協調和主次關係等一系列問題,從而創造出許多形態不同、感受各異的外部
空間。例如,卻依拉殿與蘇古沁殿組合時,利用其周圍地勢較平坦的環境特徵,在造型上采用同蘇古沁殿相似的手法,與之並列,同時又通過兩者基座差和體量差突出蘇古沁殿的重要地位。洞闊爾殿與講經台的組合,使兩者巧妙融為一體,主次分明。洞闊爾殿同當圪希德殿的組合,將不同體量之間的關係處理得恰如其分,當圪希德殿的後退還帶來了外部空間的轉折和延續,使空間視覺得以豐富。活佛府則以洞闊爾府為中心,構成均衡而多變的體量組合形式,同周圍外界環境空間既相對獨立,又在視覺上不受限制,與周圍建築及自然環境互借景觀,相得益彰。凡此種種,單體間巧於因借和獨具匠心的組合,構成許多形態各異、自由多變的外部空間,但人們置身其中,卻不感到雜亂無章,而感到其中蘊藏著秩序。

(5) 單體空間的處理。

五當召單體建築(尤其是殿堂)的設計、建造獨具特色,集中體現在殿堂空間的處理上。殿堂自身的空間組合方式有其共同點,即各殿均沿進深方向由外而內將外部空間、過渡空間、內部空間恰當組合,形成完整的空間序列,這一空間序列是整體外部空間序列進一步的室內延伸。但各殿堂在其具體的空間處理手法上卻各具特色,體現多變性。

在處理各殿外部環境空間時,利用它們所處地勢的平凹、陡緩、高低起伏等特徵,設計平臺、坡道、踏步、臺階、台基等,並同殿堂巧妙地組合,從而形成各不相同的外部空間。在內部空間組合的過程中,不同殿堂其宗教職能的分工不同,用途不同,從而導致殿堂的內部空間形態各異。過渡空間是內外空間的交融,對其處理集中體現在各殿正面入口處。“凸”形廊(門廊及簷廊)強烈的形體變化及通透的柱廊,極大地豐富了殿堂的空間,給人以雄偉而有力度、靈巧而有變化的視覺感受;“凹”形廊(門廊及簷廊)同兩側實牆的虛實對比,及廊內整齊排列的柱式,給人以穩健而典雅、深邃而神秘的視覺感受。

(6) 細部及其他。

五當召建築在細部裝修上基本繼承了藏式寺廟建築細部裝修上的傳統藝術特色,針對不同單體的性質、類型、體量及空間組成,結合周圍環境,在細部的用料、取材、尺度處理等方面技藝精湛,精益求精。纖巧的細部處理融於粗獷的整體形象之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從而使建築的宗教色彩愈加強烈。

五當召的細部裝修集中反映在經殿和活佛府建築中,在柱式、梁枋、挑椽、簷口、屋頂、牆面裝修、門飾、廊(門廊及簷廊)、室內陳設、天花吊頂以及“工彩”等方面均表現出一定的藝術性。

五當召的壁畫和雕塑藝術同建築細部及其他藝術成就一樣,是其整體藝術成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壁畫和雕刻主要集中在殿堂內部,精湛的技藝,驚人的力作,使殿堂內容充實,層次豐富,宗教氣氛甚濃。

 存入<我的古蹟檔案夾>    查看<我的古蹟檔案夾>     列印     上一筆    下一筆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