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Database error: your query error
MySQL Error: 1030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
《包頭昆都輪召》  Kundulun Ju Temple in Baotou
‧所屬分類= 古蹟的地區分類 > 內蒙古

昆都侖召位於包頭市昆都侖區,北依烏拉山,因坐落在昆都侖河右岸而得名。據史載,該召廟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至清末逐漸發展為有一定規模的寺廟。最初蒙語稱該廟為“呈日格勒圖蘇木”,漢譯為“造福寺”。清乾隆年間乾隆帝賜名為“法禧寺”。

昆都侖召的建築形式基本為藏式,在個別單體建築中體現了漢藏結合的形式。建築包括恰克沁稱貢(大雄寶殿)、小黃廟、天王殿、小獨貢、藏經塔、活佛府、觀音廟、八角亭以及六十余棟喇嘛住房等。

大雄寶殿、小黃廟、小獨貢三棟主要建築被佈置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天王殿對稱分設在小獨貢兩側,形成昆都侖召的主體建築群。

大雄寶殿位於小黃廟與小獨貢之間,是整個建築群中最重要的建築。該建築規模宏大,佈局嚴整,採用磚木混合結構,藏式做法。前部為經殿,後部為佛殿,均面闊九間。經殿前部為一凹形門廊,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由此進入大經殿。大經殿進深九間,局部高兩層,內部有六十四根方柱,正中四根方柱直通到頂,形成一通高兩層的內天井,在二層圍繞內天井的四周設置回廊天井。由經堂後部兩側的小門進去便是佛殿。佛殿進深三間,三層通高,由設在經殿一側上部的高窗採光。

小黃廟位於大雄寶殿後部53米處,是該召廟中年代最早的建築之一,為漢藏結合式建築,體量小巧,輪廓統一多變,手法較為細膩。

在主體建築群左、右分佈著東、西活佛府各一座。一召內設兩個活佛的制度,在內蒙古地區的召廟中實屬罕見。

東、西活佛府及僧舍圍繞著主體建築群,沿高低起伏的坡地自由而有序地佈置著,使整個建築群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存入<我的古蹟檔案夾>    查看<我的古蹟檔案夾>     列印     上一筆    下一筆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