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Database error: your query error
MySQL Error: 1030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
《敖漢、林西興隆窪文化聚落遺址》 
‧所屬分類= 古蹟的地區分類 > 內蒙古

興隆窪文化是燕山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考古學文化,其大體分佈於西起洵河,東至醫巫閭山,北抵烏爾吉木倫河以遠,南迄渤海北岸,據測定,其大體與中原地區老官台文化和仰紹文化半坡類型早期相當。迄今為止,在內蒙古境內經過發掘的主要遺址有敖漢興隆窪遺址和林西白音長汗遺址。

興隆窪遺址位於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東偏南1.3公里的低丘陵地西緣,高出地面20米,西南坡下有泉水,東距今河道1.5公里。遺址所在崗地東高西低,興隆窪文化遺存集中於西南坡,東北坡為紅山文化遺存。

興隆窪遺址自1983年至1993年間共進行了六次發掘,揭露面積達3.4萬平方米左右。在遺址中發現了一條圍溝,將興隆窪文化聚落址分割成早晚兩個不同時期的居址。據研究,圍溝內聚落址較早,就已有的資料可知,溝內聚落址約有十一排至十二排房址,均為單體建築,其大略呈西北東南方向排列,每排約十餘間不等。每間房址面積一般在40~70平方米,大者達100~140平方米,在房前屋後還發現一些窖穴和灰坑。從房屋的大小及出土物看,其功用是不同的,大部分房屋是生活居室,但1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房子則可能是整個聚落居民的共同活動場所。從佈局上看,房屋顯然是經過縝密規劃統一營造的。聚落圍溝寬1米,深0.6米左右。圍溝以外房屋分佈密集,室內面積變小,每間20~50平方米。房址雖不及溝內那樣分佈規整,但仍顯出一定的規律。在房屋址的北部有分佈密集的窖穴和灰坑群,其排列有序。從建築技術看,晚期聚落建築技術已明顯提高。

興隆窪聚落址的房屋皆為半地穴式建築,平面呈圓角長方形或方形,無門道。灶址位於室中心略偏東北,多圓形土坑,也有底部鋪石塊者。穴壁多為生土,壁面及底部經過抹泥處理,燒結堅硬。居住面系將地穴的生土砸實而成。房內柱洞多分內外兩重,分佈於灶址與穴壁之間,較有規律性。遺物多位於靠近穴壁的地方。有些房址內有貯藏窖穴;有些房址內有居室墓葬,存在於居住面下,表現出特殊的習俗。

白音長汗遺址位於林西縣南端雙井店鄉白音長汗村南約0.5公里,西拉木倫河的北岸階地上。遺址現存面積10萬多平方米,發掘地段集中於遺址西側山崗的緩坡地帶。發掘兩次,共揭露2500多平方米,除興隆窪文化遺存外,還見少量的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等遺存。興隆窪文化房址共發現十七座,並確認了同時期的圍溝,聚落分佈已初見端倪,規模小於興隆窪聚落址。

白音長汗聚落址的房屋均為半地穴式,平面略呈方形,多數前寬後窄,但相差甚微。後壁平直,前壁略向外弧出。門道朝向東北,大多數房子由於門道處在低坡,距地表甚淺,多被破壞。室內中部為居住面,其範圍:左右兩側各分佈至距壁約1米處,有明顯的泥壟作分界,前邊至前壁大約也有1米多,後邊則直抵後壁。較好的居住面用黃泥塗抹,並經燒烤,發黑有光澤,僅一層,厚薄不均。周邊系原生黃土夯實,表面不甚平整。居住面中央為石板圍砌的方形灶址,別具特色。室內目前發現柱洞甚少。

興隆窪遺址、白音長汗遺址的發掘,為研究史前北方居民的社會結構和生活狀況,探索中國古代建築的起源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


 存入<我的古蹟檔案夾>    查看<我的古蹟檔案夾>     列印     上一筆    下一筆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