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照片】蓮峰廟
*《龜茲古城》
*《金秀茶山瑤蘇宅》
*【照片】北京東四清真寺大殿
*《貴港翼王亭》
*【照片】福州久仙觀龍柱
*【照片】青州駝山石窟第四窟造像
*《山東龍山文化城址》
*【照片】利川大水井李氏宗祠
*【照片】苪城東瀘範宅範宅西院後院
*【照片】上海書隱樓門框磚雕
*《包頭清真大寺》
*【照片】高淳保聖寺塔
*【照片】蓮峰廟
*【照片】美孚黎民居
《呼和浩特昭君墓》 

在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桃花鄉有一座人工築成的大土丘,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高約33米,據民間傳說和文獻記載,這就是漢代王昭君長眠的地方——昭君墓。

昭君墓文獻上稱青塚,蒙語稱“特木爾烏爾虎”。對於昭君墓的地表情況,歷來記載較少,其中當以清康熙年間張鵬翮的《奉使俄羅斯日記》和錢良擇的《出塞記略》所記較為詳細。錢良擇的《出塞記略》中說,昭君墳“高阜巍然”,“塚之南琉璃瓦碎者成堆”,有石虎,石馬各一,色黑;石獅一,色白;石幢一,鐫蒙古書,塚巔有土人壘土作小方亭。

從今天昭君墓的外形看,原來墓可能作覆鬥形,後來由於歷經千餘年來的狂風吹蝕和雨水沖刷,形成現在的覆鐘形。土丘用土夯實築就,夯層厚10~20釐米,土質堅硬,呈灰褐色,夯窩至今猶存。從外形與結構看,與一般漢墓的封土很相近。1961年,文物工作者曾在土丘頂尋找到繩紋漢陶片。

1987年又於墓前發現明末清初的琉璃勾頭、滴水及脊筒等構件,此與《出塞記略》所載吻合,此外在清早期就曾有類似“享殿”的建築。

1949年後,昭君墓經多次維修擴建,現昭君墓占地約6.7萬平方米,巽向置以重簷仿漢闕門,沿中軸神道由南至北布列有影壁、“青塚”石牌坊、“嬙雲”石浮雕造像、“和親”銅像、《謁昭君墓》詩碑、墓前踏道、雙廳(碑廳)墓體,墓後有百米長的“青塚碎廊”。神道兩側對稱布列有牛、羊、馬、蛇、鹿石雕造像(石像裏)。

昭君墓作為紀念性標誌,表示了歷代各民族人民對王昭君出塞和親歷史偉業的崇拜、敬仰、熱愛和懷念,昭君墓已不是一座墳墓,而是民族友好的象徵。

除了這座名為青塚的昭君墓外,在大青山南麓還有十幾座所謂的昭君墓。顯然這麼多昭君墓的出現,反映了內蒙古人民對王昭君這個歷史人物的好感,昭君墓已不僅僅是一座墳墓了,而是一座象徵民族友好的紀念塔。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