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金代界壕》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
《金代界壕》 金代創建的界壕也稱為壕塹,邊堡,東起嫩江平原,西至今武川縣西南,橫穿哲裏木盟、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長達1500多公里。金界壕建于金天會年間(1123~1138年),此後又進行了四次較大的修繕和加固,這是除長城之外,在北方草原上又一重要的軍事防衛性設施。 金代界壕普遍是挖掘城壕那樣的壕塹,取土夯築高牆,是牆壕並用的一種形式,重要地方有雙壕雙牆(即外壕外牆、內壕內牆並列),建築材料就地取材,有夯土牆,有石、土混築牆。牆寬2~5米,寬處可達10多米,牆高4~5米。壕寬2~6米,寬處可達10~20米甚至50米,深淺不一,乃以地勢變化而異。 戍堡是在界壕內側修築的一種屯兵駐防的城堡,戍堡多作方形,每邊百余米,一般南面開堡門,堡內正面有主要建築,兩側多成排對稱分佈建築,戍堡多設置於山口、河津處,距離10~20公里不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