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義縣萬佛堂石窟》  Grottoes at the Hall of Ten-thousand Buddha in Yixian County

萬佛堂石窟位於義縣縣城西北9公里的大淩河北岸邊,現屬頭台鄉萬佛堂村,石窟鑿於泥灰質沉積岩斷崖的上部,東西全長67.5米,分東、西兩區,殘存十六個洞窟,造像四百三十餘尊。

西區九窟,位於入山小道西側的懸崖上,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有六個石窟,除第一窟外,其餘五窟由於大淩河河水的沖刷,窟門南部已完全崩塌。從第二窟起,窟的東西兩邊都有後來鑿成的小門,作為通往第六窟的通道,原有窟門全部堵塞,或者堵塞一半,僅露上段,變成明窟。上層有三個石窟,在下層第二、三、四窟的上面。西區以下層第一、五、六窟為最大。第一窟有門三個,高2米。窟為平頂方形,高約5米,每邊長約7米。東、西、北三壁有佛龕,龕內有雕像,窟內四角又鑿有天王像,都是後來附加的作品。在窟中央有方柱通到窟頂,每面均鑿有佛像兩層,除下層龕內佛像是後代所雕外,其餘都是北魏時期的造像,刀刻遒勁,形象生動。此外,窟頂上的飛天、窟門內部頂上的三行佛式坐像、窟門外部頂上的佛龕和龕內佛像,以及窟門兩旁的天王像,雖然有的雕造略晚,但也具有北魏風格。第二窟在第一窟的西面,窟內高2.4米,東西長2.8米,南北寬1.8米,原窟門已被堵塞,在東、西壁佛龕處有早年雕鑿而成的小門,作為通路。東門尖拱上刻有小佛像九尊,西門尖拱上刻有供養人兩個,北壁原刻有佛龕,但早已風化。窟頂還殘存蓮花和飛天,窟前有兩尊菩薩像。此窟鑿成時間稍早於第一窟。第三窟與第二窟相連,高2.1米,東西長1.8米,南北寬1.6米。其正門也被堵塞,東西壁被鑿成一通道,現風化嚴重,僅洞頂殘存蓮花刻紋。第四窟比第二、三窟略大,為不規則的長方形石窟,高2.4米,西壁也同樣鑿成作為通路的小門,在被堵塞的正門上刻有交腳彌勒菩薩像,左右有供養菩薩像;東邊刻有四排千佛式小坐像,再東邊刻有小佛龕兩個,一個內刻釋迦、多寶說法像,一個內刻有維摩詰和文殊問答像;西邊刻的千佛更多,再西邊刻有兩菩薩像。第五窟是大型窟,高5.1米,東西長7米,前半部已經崩塌,剩下的後半部南北寬6.4米,殘存有螭首、蓮花、飛天、小佛等雕刻,最有價值的是僅有上半截的“元景造像碑”,碑上殘存三百零四字,碑首上方有浮雕小屋,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寶貴資料。從碑文得知,西區石窟建於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第六窟是最大的窟,由於河水沖刷嚴重,現僅存後窟的佛像,窟東西長約8米,南北沒有空間。第七、八、九窟是上層的三個小窟,幾乎完全風化。

東區石窟中的第三窟較大,但僅第六窟遺留的造像較多,其餘都已風化。第五窟留有北魏《韓貞造像題記》,故知東區石窟造于北魏景明三年(502年)。第六窟窟頂前部已塌陷崩落,窟為西向,後壁鑿一大龕,內雕釋迦坐像。像的南面有浮雕數行,每行有四個千佛式坐佛,北面已經風化,後來塗上白灰,在白灰上又繪了千佛。南壁殘餘部分刻有維摩詰和文殊問答像。在石窟南壁的外面有半殘的天王像,天王像東邊有雕像二,可能是百戲中的一種,一人高髮髻,不戴冠,口角微開,像是使勁的樣子,兩隻胳膊向上舉起,手上托一長板,板上有一高髻細腰的女伎,右腳向前,左腳後屈,兩隻胳膊高舉過頭頂,雙手交叉,頭部斜傾,也隨右腿向前,作舞蹈的姿態。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