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照片】靜升王家大院民居
*【照片】榆樹恩育鄉永利屯樊宅正房平面
*《北京天壇》
*【照片】天津廣東會館戲臺
*【照片】天津清真大寺北偏門
*《甯安雖哈納墓碑》
*【照片】吉林觀音古刹藏經樓
*《朝陽佑順寺》
*【照片】薊縣獨樂寺觀音閣暗層中柱柱頭斗拱
*《遼陽東京城》
*《遼陽東京陵》
*《杭州保俶塔》
*【照片】昆山千燈秦峰塔修復後
*【照片】長春清真寺教長室屋脊磚雕
《錦州天后宮》  Tianhou Palace in Jinzhou
‧所屬分類= 古蹟的地區分類 > 遼寧

天后宮位於錦州市古塔區,與廣濟寺相鄰。天后宮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據院內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的碑文記載:“雍正二年錦府李公諱大受勸捐,三年擇地鼎建正殿,壯塑聖像,大殿三間,東西配殿四間。”這是建寺之初的規模。以後清乾隆、嘉慶年間有過改建和擴建,使之成為今天之規模。

天后宮現有兩進院落,第一進院落由山門、鐘鼓樓、東西配殿、門廳組成,第二進院落由東,西配房組成。最南面的山門為硬山式建築,面闊三間10.5米,進深一間5米,簷下施五踩斗栱,製作精緻。簷下額枋、平板枋都飾以彩繪。過山門,東西兩側為鐘樓和鼓樓,兩樓形式一致,面闊3.6米,進深3米,攢尖頂。樓的北面為東、西配殿,殿為硬山建築,面闊七間24米,進深兩間4.2米,帶前廊,梁架為五架梁,前帶抱頭梁。簷下額枋、額墊板上均有雕刻精美的花板。配殿的北面為門廳,門廳與山門相對,為硬山式建築,面闊15米,進深5.4米,梁架為五架梁。簷柱上平板枋置五踩品字形斗栱,斗栱佈置除柱頭外,每間兩攢,廳內頂部有天花。過門廳進入第二進院落,正面是天后宮的大殿。大殿亦稱天后殿,為硬山式建築,面闊七間22米,進深三間11.2米。明、次、梢間辟門,盡間為磚砌實體。殿的雀替、額枋、額墊板等均有精細的木雕,簷柱頭上還雕有繡獅。殿內梁架為七架梁前帶抱頭梁,室內明間尚存有天后“木龕”。整個大殿建在三級平臺上,每級平臺做成須彌座式,座上有欄杆,望柱上雕有神態各異的石獅,欄板上也雕有紋飾。除此之外,殿前尚有清嘉慶十年(1805年)江浙、福建眾商公助“錦州天后宮”鐘一口。在大殿前還有兩座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的東、西配房,配房為硬山式建築,其簷下的木作部分有精美的木雕和彩繪。

錦州天后宮是江浙、福建一帶渡海經商者為祈求海神娘娘的保護而捐資修建的,因此天后宮建築中的柱礎、木雕及一些細部做法都具有南方建築的特點。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