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嘉定城隍廟》  Temple of Town God in Jiading

嘉定城隍廟初建于宋嘉定年間,原址在嘉定區南大街富安坊,明洪武三年(1370年)嘉定知縣胡永安移建城隍廟於今址。

移建後的城隍廟位於東大街廟東的春熙橋(俗名小學橋)和廟西的通濟橋(俗名歸家橋)之間,歷經明(天順、嘉靖、天啟)、清(康熙、乾隆、同治)兩代擴建,鼎盛時期是在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增擴了寢宮、校籍堂及兩掖樓,後又在廟之西偏構園亭,具有相當規模。

舊時的城隍廟,廟前大街的左右兩側設東轅門和西轅門,廟東西兩側有照壁,照壁北側有懸掛城隍廟廟旗的旗杆,上部有刻有“文光射鬥”四字的升型木斗。廟門前左右有井,並建有方形井亭一對,井亭四周有石凳可供小憩。井亭邊均有一長方形的“吹鼓亭”,每逢祭祀時,吹鼓手即在此擂鼓和吹道家樂曲。

過井亭即是城隍廟的頭門,頭門兩側有監獄。過頭門即見儀門,五間三門制,正中為戲臺,俗稱打唱台,東側為青龍門,西側為白虎門。在戲臺簷部正中掛有“千秋鏡”的匾額,戲臺內有“與民同樂”橫匾,戲臺的左右兩側有門,東側門上書“出將”,西側門上書“入相”。戲臺已在20世紀60年代拆毀,1983年擴大了殿前廣場,重建了新的廟門,但戲臺未能再現。

城隍廟建築群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是大殿與寢殿,也是該建築群最為精美和最具特色的建築物。大殿前有月臺和抱廈,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簷歇山式。殿后有穿廊通入後進,在建築上稱“工”字式。後進為寢殿,單簷歇山式,殿后有倒座,又稱“香閣”。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