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金華、衢州地區宗祠》 Ancestral shrines in Jinhua and Quzhou Prefectures

浙江的祠堂建築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獨立的祠堂,一類是與住宅連在一起,前祠後寢。金華、衢州地區祠堂的佈局、構造、形制、裝飾有明顯的時代風格和地方特色。

總體平面佈局

(1)三合院式。這是最常見的形式,規模大的由兩個、三個,甚至更多的三合院在同一條縱軸線上排列而成,其中第二進的正廳處於樞紐的地位。祠堂建築最普通的佈局是由兩個三合院組成,前為門廳,後為正廳,中間為天井,兩側為廂樓,這是第一進三合院;其後為第二進三合院,即正廳後為穿堂,穿堂兩側為小天井,穿堂後為後廳,天井兩側為廂房。門廳明間建造戲臺,故天井兩側廂樓實際上是看樓。正廳為族人聚會的地方,後廳供奉祖宗牌位。如常山五裏鄉樊氏宗祠。

此外,如龍游雅村方氏宗祠,它前為門廳,面闊、進深均為三間,明間設戲臺;正廳面闊、進深亦為三間,中間天井,兩側為廂樓。這是簡單的三合院式祠堂。

再如,永康下白石村陳大宗祠,它坐西北朝東南,中軸線上依次為門廳、正廳、拜廳和後廳。正廳前的天井很大,築有戲臺,戲臺後簷與正廳明間的後簷相接。天井左右兩側是廂房,東北有鐘亭,西南有鼓亭。正廳五開間,前廊左右兩側辟門。正廳後面是拜亭,兩側有水池、忠亭和孝亭。穿過拜亭,拾級而上,迎面是面闊五間的後廳,即安置祖宗神主的祭廳。這種祠堂總體佈局既對稱又富於變化。

(2)四面廳式。這種形式與三合院式類似,只不過是將兩側廂房造成廳堂式樣,如衢縣〓塘村吳氏宗祠。吳氏宗祠建於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坐北朝南,中軸線的前端有門樓,其後為門廳和正廳,均面闊三間。門廳與正廳之間有天井,兩側為偏廳,正廳明間設戲臺。大門原設在東部偏廳的前端,進大門從東偏廳的明間轉入正廳。

(3)“回”形佈局。這種佈局將門廳、左右兩側廂房和後廳連接起來,在中間空地上建造主體建築──正廳。正廳一般採用翼角起翹的歇山頂,周圍築有回廊,如蘭溪下孟塘村上族祠。該祠又名大宗祠,系明代建築,坐北朝南偏西,前為門樓,其兩側砌八字磚牆,門樓後面即門廳。門廳左右兩端與廂房的南端相連,後廳左右兩端與廂房的北端連接,中間形成很大的空間單獨安置正廳。正廳築在台基上,體量較大,歇山頂,四周設回廊。這種“回”形的佈局,封閉性較強,正廳軒然獨立,主、次建築對比明顯。

門樓

門樓即牌樓門,通常設在中軸線的前端,幾乎都是磚石結構,一般為二柱一樓,比較講究的則為四柱三樓。從明代到清代,門樓構件的演變比較明顯。

(1)脊吻。門樓一般為歇山頂。明代門樓的脊吻幾乎都用龍頭魚尾的鴟魚吻,鴟魚銜脊,身子彎曲,尾部向外翹起,到清代鴟吻逐漸減少。

(2)定盤枋。其斷面基本上呈“T”形,有素面和雕花兩種。明代定盤枋都用仰蓮作裝飾,蓮瓣向上呈輻射狀排列。清中期以前繼續沿用明制,但線條沒有明代的柔和,顯得生硬板滯。

(3)柱與墩。均用方柱。明代方柱抹角,時代越晚,抹角越小。柱頭卷殺。清代早期方柱抹角內〓,中期以後較多採用訛角。浙江古代建築在柱礎上往往加石墩。明代用磚隱作方形馬蹄墩,明末出現了方形墩。清代早期有的還沿用馬蹄墩,但另出現了扁方形、花籃形等。

(4)裙肩。指門樓牆之下部較上部牆身突出三四釐米、離地面高六七十釐米的部分。明代的裙肩大多數呈須彌座狀,常用竹節紋、束蓮等作裝飾。清代中期有些門樓的裙肩還沿用明代的做法,但摻雜著清代的紋飾,如衢縣〓塘村吳氏宗祠門樓,清嘉慶年間重建,裙肩部分做出上枋、下枋、上梟、下梟、束腰和圭腳,束腰飾壺門,束腰上的短柱用束蓮和回紋裝飾,而回紋在浙西直到清代才應用到建築上。清中期以後壺門、束蓮等裝飾逐漸消失。

(5)雕飾。明、清兩代門樓雕刻技藝十分精湛,題材也很豐富。明代以蓮瓣、花鳥、龍鳳麒麟、雙獅搶球等為多。清代在明代原有題材的基礎上,增加了蟠螭回紋、山水人物、戲曲故事等。明代採用透雕技法居多,線條柔和,圖案形象用寫實的手法,風格古樸渾厚。清代一般採用淺浮雕,多用細線條,裝飾性較強,雖略顯板滯,但亦有挺秀之感。

梁架

正廳都採用徹上露明造,構件加工特別精細。有些門廳、廂房、穿堂或後廳有天花的,則採用草架做法。正廳梁架的構造,如果是面闊三間,明間兩縫用抬梁式,山面兩縫用穿鬥式,形成抬梁與穿鬥混合式結構。明間東西兩縫多數為九架前後雙步,或者八架前雙步後單步。自明嘉靖以後,兩山面出現了假樑柱,即在山牆牆面上用特製的磚隱出仿木構的樑柱,這樣不僅外觀上保持了梁架的整體感,而且節省木材。

(1)梁。明、清宗祠的時代特徵和地方手法主要表現在梁的形制上,有月梁和直梁兩種。

月梁是一種拱起略有曲度的梁,梁背兩頭卷殺成向下彎曲的弧面,梁底兩頭又加工成向上彎曲的弧面,略似一彎新月的形狀。金華、衢州兩地盛行在月梁兩端的兩側都陰刻紋飾,其狀如眉月、半圓或橢圓,當地稱之為“龍須紋”,亦稱“魚鰓紋”,與鴟魚有關。月梁的用材,清代較明代的大。梁的斷面,明代中期以前略呈矩形,嘉靖以後腹部微微鼓出,略呈琴面狀,到明末清初,其斷面更顯得肥胖。清代雙步月梁近似冬瓜狀。明、清兩代,凡是使用月梁形制的單步梁,普遍雕作捲曲形的動物,大多像鴟魚。

清初,在盛行上述形制月梁的同時,出現了軟帶狀扁作月梁。即用扁方木料,斷面呈瘦高的矩形,在梁之兩端上部向下凹曲,再挖其底,曲成軟帶形,梁的前後兩面陽刻蟠螭紋或蟠螭回紋、人物和花卉。這種形制的梁始於清康熙年間,直到民國一直被採用。它不但外觀精巧華麗,而且也減輕了自重,在用材和結構上比起圓胖的月梁要合理得多。

直梁一般為圓木,表面不作雕飾,下皮稍作挖底,也有不挖底的,兩端直接擱置在柱頭上。直梁的造作和形制,明、清兩代沒有多大的區別。直梁外觀樸素簡潔,在宗祠建築中並不盛行。

(2)柱和柱礎。

柱按其所用材料分為木料和石料兩種,按其形制分有圓柱(又分直柱與梭柱兩種)和方柱兩種。

明代早、中期的宗祠仍沿用梭柱,但往往從柱子的腹部開始上下逐漸收分。到中晚期,如建於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的衢縣〓塘吳氏宗祠,還採用梭柱,不過柱頭卷殺面不大,呈覆盆狀。至明末清初梭柱幾乎消失。圓柱之柱身則依木材下粗上細的自然形狀收分,清初柱頭還有卷殺的,但後來柱頭幾乎都是平殺的。

方柱在宗祠建築中一般用於廊柱或簷柱,有下列幾種情況:一類是柱子石構,梁枋等構件為木構;一類是梁枋和內柱為木構,廊柱為石構方柱,如果不設廊子,那麼簷柱為石構方柱。方柱的形制,明代多採用抹角或抹角內〓,時代越早抹角越大,柱頭亦略作卷殺。清代的方柱四角用訛角,平面呈梅花狀。

在明、清宗祠建築中,金柱的直徑大於簷柱,金柱高度通常也高於簷柱。而設有戲臺的廳堂金柱與簷柱等高,這是出於視覺的需要。

在柱礎上都加磉墩。磉墩形式,明代盛行馬蹄墩和鼓墩兩種,清代形式多樣,出現了花籃形、方形和八邊燈籠形等。

馬蹄墩的形制,上部礩形,中部外侈,環有一道折線。明代無定制,有的折線上部高,有的上部低矮。清代雖然繼續沿用馬蹄墩,但數量逐漸減少,而且折線生硬,柱礎的覆盆和古鏡出現了數重梟混線,線條也不自然。

鼓墩的形制,明代和清代有明顯區別。明代鼓墩最大直徑位於腹部,形制常見的有四種:素面;上部一周略向內凹,下部一周微向外凸;上下各飾一周乳釘,如樂器中的鼓;瓜楞形。清代鼓墩隨時代推移,最大直徑從腹部逐漸上移,到清晚期移至肩部,乳釘裝飾也漸消失。

斗栱

明、清斗栱總的趨勢是用材逐漸變小,明代早、中期比較樸素,中期以後雕飾越來越華麗。

(1)平身科。平身科的配置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明間施四攢,次間三攢,如東陽盧宅肅雍堂前簷;一類是明、次間各施二攢,以後者居多。龍遊橫山村紹衣堂建於明嘉靖年間,門廳面闊三間,平身科明、次間各用二攢,裏拽栱出一翹,翹上為楓栱,其上置耍頭,再上以上昂承托廊檁。雖然平身科的攢數為二攢,但用材較小,實際上起裝飾作用。

(2)隔架科。隔架科實際上是宋式建築中的騎栿栱,位於五架梁背支托三架梁。金華、衢州地區凡採用月梁做法的,多見於五架梁背用兩攢隔架科支托三架梁。此外還有五架梁上不用三架梁,而用四根捲曲鴟魚狀的單步梁承托檁子,這樣五架梁上就安置三攢隔架科支托捲曲鴟魚狀的單步梁。明、清時期隔架科的形制由簡樸向華麗發展。

蘭溪錢村鄉覃恩堂建於明宣德七年(1432年),隔架科用方形訛角櫨斗,順梁方向的裏側出一翹,上置水浪紋的三角形墊木承托三架梁,外側出一塊隱刻抹頦的三角形墊木,此墊木與捲曲鴟魚狀的單步梁為一整體。順檁方向出兩翹,上支花機和上金檁。

永康大屋村明代祠堂大廳,五架梁上不用三架梁,而在每根檁子之間用捲曲鴟魚狀的單步梁作承托,五架梁上用三攢斗栱支托捲曲鴟魚狀的單步梁。

(3)簷下撐栱。簷下撐栱形似牛腿,明代常作成倒掛鴟魚狀,為曲線形的斜撐,木材斷面較小。清代早期的撐栱斷面略有增大,但形制仍為倒掛鴟魚狀的斜撐。到了清代中期,撐栱的式樣繁多,雕刻越來越精細,形狀也越來越笨重,變成一塊長方形木材,下端支以雀替,上端置一橫木,橫木上面再疊置斗栱,支托撩簷枋。也有少數在簷柱上部出幾跳插栱支托撩簷枋的。

東陽盧宅肅雍堂,建於明代,前簷撐栱可能系清代早期重修的。撐栱雕成“S”形倒掛鴟魚噴水狀,下部用扇形雀替支托,上部置一橫木,刻出栱眼,砍出栱瓣,鬥上置廂栱和替木,承托撩簷枋。

諸暨邊村邊氏宗祠,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戲臺與正廳的撐栱均雕飾戲曲故事,但撐栱的形狀與明代及清代早、中期的完全不同。如正廳前簷的撐栱,其下端為扇形雀替,浮雕歷史人物,其上是一塊豎向長方形木材,三面均浮雕人物車馬、樓閣扶欄,一邊嵌入簷柱柱身上端;其上再擱置一塊橫長方形的木材,這塊木材的一端嵌入簷柱柱身上端,其上浮雕古代打仗場面,形象栩栩如生。橫木上面設置雕花坐鬥,承托撩簷枋。

雕刻藝術

從明代後期開始,尤其在清代,建築上特別講究雕飾。金華和衢州地區的建築裝飾以東陽木雕藝術見長。

明代中、晚期的宗祠建築在雀替、花機、檁子下皮和撐栱等木構上進行雕飾,題材常見的有兩種:一是鴟魚噴水,採用壓地隱起的雕刻技法;一種是斜方格內加万字或填以花卉,採用減地平鈒,其表面的雕飾在同一平面,是剪影式的淺浮雕。

清代木構件雕飾日趨繁瑣。如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的龍遊三門源葉宅建築群,前簷撐栱下部外側浮雕獅子,裏側透雕蟠螭回紋,獅子的上部浮雕人物故事,再上為減地平鈒的“T”形紋,在同一個構件上使用了獅子戲球、人物故事和幾何紋三種題材,運用了浮雕、透雕、減地平鈒三種不同的雕刻技法。這座建築的另一個撐栱採用高浮雕手法,主題是歷史故事,有人物、樹木及亭臺樓閣等,層次豐富,刻畫細膩。清代的雕刻手法,時代越晚,運用細線條越多,一味追求裝飾。

龍須紋是一種呈眉月狀或橢圓狀的紋飾,表示龍的須,被普遍使用在梁端,凡是月梁,其兩端幾乎都刻有這種紋飾,從明代早期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龍須紋的形狀隨著時間推移而有所變化:明代早、中期呈眉月狀,陰刻單線,下端分叉;中晚期陰刻雙線;清代龍須紋形狀拉長,捲曲更大,近似橢圓形,陰刻三條線;清康熙以後有的上端線條呈飄曲狀。蟠螭紋是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上盛行的紋飾之一,傳說是一種沒有角的龍,張口,卷尾,呈蟠曲迴旋形,在浙江宗祠建築中從清康熙年間開始使用,不僅出現在扁作梁上,也出現在簷下撐栱上。到清嘉慶年間,蟠螭紋使用十分普遍,既作主紋也作地紋,整座建築顯得裝飾繁瑣,細密華麗。清代晚期,蟠螭紋和回紋融為一體,多用折線,形成蟠螭回紋,線條生硬板滯。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