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照片】東漢酒肆畫像磚
*【照片】蘭州白塔寺白塔細部雕飾
*【照片】開封城牆
*【照片】湯陰高漢湯水橋
*【照片】濰坊十笏園湖石小景
*【照片】濟甯清真東大寺禮拜殿后殿及西門
*《北京恭王府》
*【照片】蓬萊閣建築群─龍王宮
*【照片】慶陽二十裏鋪李家後灣李宅
*【照片】盧廉若花園
*【照片】海口秀英村拱北炮臺
*【照片】澳門澳門南京戲院
*【照片】平武報恩寺華嚴殿中的龍
*《大地灣新石器時代房屋》
*【照片】泉州開元寺窣堵波式塔
《歙縣方士載宅》 

方士載宅為明代中葉民居,坐落於歙縣縣城打箍井街,平面呈“H”形,磚木結構樓房,前後為天井,兩旁為廊屋。該宅北距許國石坊50米,坐落于明大學士許國府邸(俗稱閣老府)舊址內,據此推斷應為許國府邸的一部分。該宅大門西向,面臨打箍井街,從正屋的朝向與佈局看,當另有出入口。正屋面闊13.94米,進深8.65米,通高8.2米。正屋樓層的結構是五開間,進深七檁,左右梢間作住房,明、次間作廳;次間縫與山面梁架作穿鬥式,明間縫為抬梁式;五架梁、單步梁作月梁,梁下襯托丁頭栱;童脊柱騎於矩形斷面的三架梁上,下端收殺成“U”形;童金柱下墊有蓮花狀平盤鬥,坐于五架梁上;脊檁兩邊裝有叉手,雕成裝飾性很強的卷草形;前簷做飛椽,後簷無簷柱懸空,出挑達1米,實屬罕見;挑簷用插栱,出兩跳承羅漢枋與挑簷枋;樓面結構為明代通行做法,在底層的梁、枋上密置擱柵,上鋪樓板。正屋底層的結構是三開間,柱網與樓層錯開,這種做法為明代所特有;明間作堂,設一照壁,次間作臥室;壁板與裙板均採用“護縫製”做法。另外,該宅還保存有蘆葦牆、覆盆礎、磨磚博風板等明式做法,具有典型的徽派明代民居風格。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