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歙縣坑口方春福宅》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
《歙縣坑口方春福宅》 方春福宅為明代民宅,位於歙縣坑口鄉。樓房為磚木結構,西向,大門居中,門房部分為兩層樓,進門明間設一中門,左右次、梢間作耳房,樓層均為住房。門房與正屋間有一狹長天井,邊上有過廂,設樓梯,並有側門與外面連通。正屋為三層五開間樓房,面闊15.43米,進深8.22米,明間設前、後廳,次、梢間作臥房,除三層樓梯置於明間照壁後外,其餘平面佈局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正屋明間向後凸出一間(俗稱老鼠尾),左右各有一小天井,邊上有廊,北面置有樓梯並開側門。樓層梁架為穿鬥式,用材較小,採用一些典型做法,如童柱下端收殺成“U”形,月梁不作冬瓜梁而呈矩形斷面,梁下全部使用小型雀替,挑簷全部採用插栱出挑,承羅漢枋和挑簷枋。正屋因層數較多,在三層欄杆裙板外另加一披簷,用插栱出挑,以遮擋雨水。該宅的方格窗及窗柵、蘆葦灰牆、陶水梘、貼磚門等做法都是明代住宅常見的,但該宅規模宏大,占地達301平方米,且平面佈局和結構的某些特殊處理手法在徽州明宅中是很罕見的。1982年于房主後代家中發現明隆慶四年(1570年)大學士許國手書《壽序》一軸,據此可推測該宅的建築年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