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武夷山城村漢城一種》 Ruins of a Han city at Chengcun Village in Wuyishan

城村漢城遺址又稱“古粵城”、“閩王城”,坐落於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西南,據勘測和發掘資料揭示,古城始建于西漢初年,下限可及西漢末王莽時代。從建築群的規模、出土遺物和文獻記載推測,城村漢城是西漢閩越國時期所建的王城。

城村漢城建在建溪上源崇溪西岸,城址跨越三座連綿起伏的山丘,具有明顯的南方山城城市規劃特點。地勢西高東低,東、北兩面開闊,襟山帶水。城址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長約860米,東西寬約550米,面積48萬平方米(以城牆中心線為准)。城牆依山勢夯築而成,周長2896米。從東城牆南段發掘資料看,城牆寬6米,殘高4.15米,為紅土版築夯土城牆。牆基挖槽在紅生土內,基槽深1.5米,寬)7.3~7.6米。為防止夯土受雨水沖刷,用燒烤牆壁的方法使牆皮硬化成厚約2釐米的紅燒土面。在城西南角制高點處有烏龜山烽火臺遺址。城內僅發現兩座城門、三座水門遺址。兩座城門遺址分別位於東、西城牆南段,為一門一個門道,寬約4.2米,進深9米。門洞兩側用夯土築成牆垛,厚9米,寬8米,上用木過梁。從所發現的鐵門臼的位置看,應有可關閉的大門。牆垛內外均有柱洞和柱槽,牆面均經燒烤,有紅色硬面。緊靠牆身內側南北各有門房基址一座。牆垛周圍及門房基址上堆積有大量漢代筒瓦、瓦當及板瓦片,說明城門上當有高大的門樓建築。城內已探明的古道路有五條,路面均鋪河卵石,其中從東城門起、經高胡坪宮殿區南側抵達西城門的主幹道,路面寬達10~12米。由於山丘地形複雜,故道路系統呈不規則狀。排水系統多利用自然溝穀,在宮殿建築區內則採用陶管下水道排水。

城村漢城內外已經探明的漢代遺址有三十五處。在城內中部和北部的高胡坪、下寺崗、馬道崗及其周圍鑽探出密集的大型建築基址群三處。其中以城中央部分的高胡南、北坪建築基址群規模最大,占地約3萬平方米,當為宮殿區。高胡南坪有東、西兩組大型建築基址群。東面一組已經發掘,建築坐落在平面為79.2米×120米的台基上,台基為高崗整治而成,東面最高處達7米左右。台基上的建築由大門、門衛房、庭院、殿堂、東西廂房、東西廊屋、東西天井、西側殿、東暖房等組成,回廊和散水環繞在各個單體建築周圍,整體佈局是以庭院、殿堂為中軸線,左右基本對稱的四合院式。單體建築內部地面採用樁柱支撐地板,使地面架空以隔潮濕,並採用燒烤地面的方法使居室地面硬化,室外鋪菱花紋地磚。房屋基址下設排水陶管和碎瓦片砌築的暗溝,以排去院內雨水。西面一組亦為四合院式佈局。高胡北坪建築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已探明有五座大型房基,呈中軸線對稱佈局。在高胡坪西面及東面的高坪上也發現了大片的漢代居住遺址。這種將王宮佈置在全城中心位置的設計,體現了“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王城規劃思想。在東城門外南、北兩側各有高崗,亦為漢代大型建築基址群,南崗建築遺跡已全被破壞,北崗建築基址卻保存很好,是一組由三套結構相同的廊院式建築相連而成的大型建築基址。東城門以東還有“鼓樓丘”夯土台基,可能是“郊台”遺跡。此外,在城外四周還發現七處漢代的居住、制鐵、燒陶遺址和兩處墓地。

城村漢城將王宮佈置在全城的中心位置,採用“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王城佈局,在建築上大量使用板瓦、筒瓦、瓦當、陶水管、菱花紋地磚和空心磚等建築材料,這些都反映了西漢時期城市規劃和建築的傑出成就。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