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 圖片
《婺源古村鎮》 Villages and towns in Wuyuan

婺源縣地處贛東北,由於歷史悠久,文化發達,人文景觀既古且多。春秋戰國以來的名人墓葬、唐宋窯址遍佈境內,尤其是明清府第、祠堂、民居建築被稱為該縣“四古”之首。這些古建築有上下堂先後序列者,有數十棟連成一片者,街巷由一式青石板鋪成。這些古建築雕飾精美,既有明代疏朗淡雅的韻味,又有清代精美繁複的特色。

婺源境內古色古香的建築群隨處可見,尤以沱川、浙源、江灣、溪頭、思口、龍山和清華等鄉鎮的某些村莊更為集中。

沱川鄉理坑村位於縣境東北,是該縣明清建築保護比較完整的一個村莊,村中的天官上卿府第、司馬第、官廳、九世同居樓等遠近聞名。

天官上卿府第系明末吏部尚書余懋衡的府第,大門朝北,牌樓門面,石庫門坊,水磨青磚,門坊淺刻楷書“天官上卿”。府第有前、中、後三堂,正堂三間兩廂,方柱方礎,梁枋、雀替等均有高浮雕圖案。

司馬第為清初兵部主事餘維樞所居,坐西朝東,三層樓石庫門,水磨青磚門面,單簷,簷下靈芝磚栱四攢,上、下坊均有高浮雕圖案。司馬第為兩進。前進正廳三間兩廂,天井甚淺,全堂方柱、素礎;上堂橫樑三根,兩端雕刻月牙,雀替高浮雕靈芝紋,月梁上亦有雕刻;兩廂栱枋中雕戲劇人物,旁雕花卉;後堂三間兩廂,天井略深,明間橫枋及兩廂花枋皆深雕花紋圖案,樓上樓下廂房裝有槅扇。後進三間兩廂,原為廚房。

官廳為明末廣州知府余自怡奉旨敕建,由正廳、餘屋兩部分構成。院門為石庫門,青磚五鳳門樓,三重,上蓋青瓦,雙梁下有深雕單栱,上方中心“聖旨”二字模糊可辨。正廳五間,三面圍廊,軒廊為木質卷棚。餘屋在正廳後面,前有大院,後有廚房。

九世同居樓規模不大,但無論是門樓、梁枋、雀替還是門、窗等均有精美的石雕和木雕,石雕以幾何圖案為主,木雕往往中間精刻人物造型,周圍精刻龍鳳松鶴、花卉魚鳥。

延村原名延川,在思口鄉境內。村前古木參天,村中街道全用翠青石板鋪成。全村房屋多為清代建築,最旺盛時有祠堂四座,住宅百余棟,現存祠堂一座,住宅五十七棟。它們或相互依偎,或隔道相望,牆壁上的山水素描還依稀可辨,抬梁式、穿鬥式混雜的婺源山區建築特色十分明顯。房屋均外建山牆,分樓上樓下,有房十六至二十四間不等。前廳為房屋主體,寬敞明亮,前梁、左右梁和正樑皆有雕刻。門分大門、二門、正門、偏門、耳門和後門,穿堂入戶,可從村頭走到村尾,為“群屋一體”的佈局。

思口鄉許村民居和思溪村民居也各具特色。許村民居多為清代所建,保存較好的有十余棟,尤以怡心堂最為完好。該建築二進,上下兩層,有大小住房、男女客館、廳堂和書齋,木柱以外的所有木質構件均精雕細刻,人物形神兼備,鳥獸動態逼真,花草情趣盎然。

思溪村民在明末清初時經商致富,均在鄉里大興土木,最盛時有房屋七十餘棟,現尚存三十餘棟。其中敬序堂大屋共有天井六個,正廳占地面積約70平方米,樓上有回廊護欄,迎賓客館的雕刻精細完美,古香古色。更為罕見的是,在另一棟清代民居的客館中有由九十六個不同字體的“壽”字組成的“百壽圖”,分別鐫刻在十二扇槅扇門的栱心中,絛環板上的雕鏤也十分精美。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