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照片】吐魯番玉素甫吾拉他吉住宅二層平面圖
*《三清山詹碧雲墓塔》
*【照片】紹興呂府永恩堂門樓細部
*【照片】黟縣西遞村敬愛堂正廳內景
*【照片】吐峪溝石窟穹窿頂千佛壁畫
*【照片】永嘉唐塘灣村民居簷箱
*【照片】交河故城東南角建築遺址(三)
*【照片】石屏陳氏宗祠祠門正面
*《鳳凰天王廟》
*【照片】雷山郎德上寨寨內建築風貌
*【照片】三清山九天應元府
*《開封善義寺》
*【照片】西寧市東關清真大寺喚醒樓
*《南寧董亭》
*《南昌滕王閣》
《九江能仁寺》 Nengren Temple in Jiujiang

能仁寺位於九江市市區,舊名承天院,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間,後廢,唐大歷年間重建,明弘治二年(1489年)改名能仁寺,後又多次擴建。現存建築多為清同治九年(1870年)複建之物,總面積近1.6萬平方米,系九江三大叢林之一。

整個寺院建築依坡就勢,佈局規整,主次分明,縱向分為前、中、後三進院落。前院有山門、金剛殿和大雄寶殿,中院有鐵佛殿、左右禪房、方丈室和齋堂,後院有藏經樓、祖堂、法堂等。寺內另有大勝塔、雙陽橋、石船、雨穿山、雪洞等勝景,成為九江市現有的最大古建築群。

大雄寶殿是寺內的主體建築,始建于唐大歷年間,以後數度廢興,現存者建于清同治年間。殿為五開間重簷歇山式,平面正方形,進深、面闊皆18米,高20米。室內為穿鬥式木構架,徹上露明造。頂覆青灰瓦,綠釉透花方磚為脊,冠黃、綠二色葫蘆瓶狀寶頂,兩端鴟尾銜脊,八角起翹淩空。殿四面回廊周環,仰頂彩繪。殿后牆之中嵌有重修碑記及募捐人石碑等碑刻七通,保存尚好。

金剛殿和鐵佛殿規模較小。金剛殿即天王殿,平面長方形,通面闊20米,通進深9米,三開間,穿鬥式木構架,正面各間辟一圓形拱門,兩次間分置彩塑四大天王像,後門上方嵌一“六朝古刹”石匾。鐵佛殿位於大雄寶殿之後的小院內,原有高70釐米左右的鐵佛三尊,現殿左的牆面仍嵌有記載鐵佛來歷及地藏盛會的碑石二通。

雙陽橋在金剛殿后的放生池上,建於清光緒九年(1883年)。池以花崗岩塊石圍砌,池水清澈見底。橋為三孔拱橋,用巨形條石砌成,橋面坡度平緩,欄板、望柱形制簡樸,橋下拱券半圓。

所謂石船實為馬槽,鑿于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圜底,體長似船,附會鐵佛自江上乘此船而來。雨滴石亦為北宋遺物,鑿于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狀如石臼。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