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永城崇法寺塔》
*【照片】北京花市清真寺六角採光亭內景
*【照片】嘉峪關關樓立面
*《武昌興福寺塔》
*《樓蘭古城》
*【照片】通道坪坦某宅剖面
*《庫車加滿清真寺》
*《濱川雞足山祝聖寺、金頂寺》
*《浮梁舊城紅塔》
*【照片】淄博博山顏文薑祠正殿抱廈
*【照片】韶山毛澤東故居平面
*《哈薩克族建築-民居》
*《句容蘆江張家祠堂》
*《霍城禿黑魯貼木兒王陵》
*《萬縣附馬鄉唐代墓葬》
《修水山背村跑馬嶺房址》 

該房址位於修水縣山背村東北山丘的西南坡上,呈不規則的圓形,南北長9米,東西寬7.5米。房屋系地面建築,平面呈圓角長方形,南北長6.5米,東西寬4.5米。房址內外發現柱礎十三個,為砂岩質,形狀不規則,最大的長55釐米,寬27釐米,厚8釐米,最小的長16釐米,寬10釐米,厚6釐米。柱礎間距不一,並略低於居住面,落在生土之上。東面牆基有一段保存較好,殘高30釐米,寬6~20釐米,兩邊較平整,其中還有兩塊礎石。牆基用紅沙土拌入稻稈和穀殼築成,再經焙燒,故牆壁有的地方呈紅色或灰黑色。房內的西南角套一小室,小室西北面保存有一段隔牆牆基,東面有兩個柱礎,當為串通兩室的門道。房屋南壁有寬約80釐米的通道,應為大門,此處地面亦較平整堅硬,向南逐漸成斜坡。房內西部有一灶,低於居住面,從殘存跡象看為長圓形豎穴,面積約4平方米,灶的南壁保存較好,殘高30~60釐米。由灶址向東1.6米處有一南北向的長坑,長約1.2米,可能作存放灶灰用。房屋西牆外0.6米處有一條南北向的水溝,長6米,寬0.6米,深0.15~0.4米,西牆與水溝之間出現土路面,土質堅實,可能是屋簷下的走道。房屋內外都有與房屋屬於同一時代的灰坑,屋內者應作貯物之用。根據遺址出土器物可推斷此房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建築。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