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山東龍山文化城址》 City sites of Longshan Culture in Shangdong

山東龍山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考古學文化,分佈在以山東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下游,年代約相當於西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多年來,在泰沂山系以北的地區連續發現了四處山東龍山文化城址,這四處城址分別位於章丘城子崖、鄒平丁公、壽光邊線王、臨淄田旺。

章丘城子崖城址發現於1928年,經過1930年和1931年兩次發掘,出土了大量龍山文化的遺跡、遺物,同時還發現遺址周圍有平面近似長方形的版築夯土圍牆遺跡。1990年,對城子崖城址重新進行發掘,證明30年代發現的城址屬巨石文化。巨石文化是一種早期青銅文化,年代相當於夏代,是當時東夷民族的文化。

探查證明,這處巨石文化城址疊壓在一座龍山文化城址之上,其平面與後者基本一致,面積約17萬平方米,城牆厚約10米。城垣夯層規整,每層厚8~12釐米;夯土堅硬,採用成束棍夯築,夯窩密集而清晰,且已使用了夾板擋土技術,與商周時期的築城技術差別不大。

這座巨石文化城址是目前所發現的唯一一座夏代城址,它的發現填補了從龍山時代到商周時代城市發展史的空白,也為中國東部早期文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鄒平丁公龍山文化城址發現於1990年,城址平面略呈方形,四周城垣比較規整,城內部分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310米,面積10萬多平方米,城牆寬約20米,殘存城牆高1.5~2米,牆體外坡陡直,內坡平緩。城牆外有20余米寬的壕溝,壕溝底部距城內地面的深度超過3米。城內發現房基、陶窯、窖穴和墓葬等遺跡。

壽光邊線王龍山文化城址是在1984~1986年發掘的,所發現的龍山文化城址只剩下圍牆的基槽部分。圍牆基槽有兩圈,內圈略偏於外圈的東南,平面呈圓角方形,邊長約10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東、北兩面各有一門,西、南兩面情況不詳。外圈基槽亦呈圓角方形,邊長240米,面積5.7萬平方米,東、西、北三面中部各有一門,南面被村子所壓,情況不詳。內圈的時代稍早於外圈。

臨淄田旺龍山文化城址只作過初步調查,其面積約20萬平方米,城內文化遺存十分豐富,陶器製作精良。

以上四處城址時代大多屬於龍山文化晚期,有的稍接近中期。其面積大小不一,邊線王城址就其規模而言,在當時主要起軍事防禦作用,可稱為“城堡”,而城子崖、丁公、田旺等城址規模達10萬~20萬平方米,其中城子崖城址是目前確知的全國同時代城址中最大的一座。這些城址除具有軍事防禦的功能外,也成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初步具備了城市的某些功能。在丁公城址內還發現了一片刻有十一個文字的陶片,這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商代的甲骨文提前了大約八百年。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