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嘉祥武氏祠與武氏闕》 Shrines to Wu^s Family in Jiaxiang

位於嘉祥縣武宅山的東漢武氏墓群石刻現存有雙闕、一對石獅、兩塊武氏碑和零散的祠堂畫像石,其中石祠與雙闕是我國重要的一批漢代畫像石資料。

武氏祠最早的記錄見於北宋趙明誠的《金石錄》,原祠堂在宋以後傾圮,湮沒地下,清乾隆年間將這批石刻重新從地下掘出。20世紀80年代根據原石並參考長清孝堂山石祠的特點,對武氏祠進行了成功的復原考證,確認武氏祠包括武梁祠、前石室和左石室三座祠堂。

三座祠堂均坐南面北,方向北偏西。武梁祠為單開間懸山頂結構,面闊2.41米,進深1.73米,高2米餘。現存頂石、壁石共五塊。東、西壁石有三角形的銳頂,兩斜邊上刻有榫,與屋頂扣合牢固,屋頂由前後兩石組成,皆刻有瓦壟、勾頭、滴水、椽頭、連簷等結構,東西兩側刻成排的橫向瓦壟,成“排山”的形式,頂部脊石佚失。祠堂內有畫像近百幅,內容多為神話故事和祠主生前經歷和生活場面。祠主武梁卒于東漢元嘉元年(151年),曾任州從事。

前石室為雙開間懸山頂結構,現存十六石。其形制與孝堂山石祠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其後壁下部中央又向外開出一小龕,小龕基石最前面的一石刻有壶門,內飾雲紋,可作供案用。前石室面闊3.52米,進深2.23米,高2.55米;小龕面闊1.64米,進深0.73米,高約1.2米。祠內有畫像六十餘幅。一般認為祠主是武梁弟武開明之子武榮,官至執金吾丞。

左石室形制與前石室相同,也是雙開間懸山頂,面闊3.5米,進深2.12米,高約2.6米;後壁小龕面闊1.3米,進深0.74米,高0.71米。現存十七石。祠內有畫像約四十幅,內容與前石室基本相同。祠主不詳。

武氏祠畫像採用鑿紋減地平面陰線刻技法,人物、動物造型嚴謹,構圖複雜,雕刻精美,代表了漢畫像石藝術的最高水準。據武氏碑記載,作者為“良匠”衛改等人。

雙闕均為子母闕,兩闕東西相距5.6米,高3.4米,闕身東西寬1.17米,南北厚0.71米。闕上刻有仙禽異獸、門吏、武士、孔子見老子、周公輔成王、車騎等畫像以及各種幾何花紋。西闕北面刻長篇銘文,記載了由石工孟孚、李弟卯于東漢建和元年(147年)建造石闕的經過。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