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鳳城鳳凰山山城》
*《北疆民居》
*《煙台毓璜頂》
*《滕州薛國故城》
*《歙縣昌溪木牌坊》
*【照片】開封劉家宅院東宅內垂花門
*【照片】嘉祥青山寺石牌坊
*【照片】貴溪曾村清代莊園全景
*【照片】錫伯族建築─民居(二)總平面
*《仙游楓亭陳和發宅》
*《東平白佛山石窟》
*《薊縣抬頭、營房遼墓》
*
*《克孜爾尕哈石窟》
*
《聊城鐵塔》 Iron Pagoda in Liaocheng

鐵塔位於聊城市體育場東南角原明代興隆寺院內,現寺院傾廢只剩鐵塔。鐵塔原為十三層,因歷史的變遷現只存基座和五層塔身,1973年根據原貌複修。

塔為八角十二層樓閣式鐵塔,總高15.5米,由地宮、基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組成。

地宮位於塔正中一塊1米見方的石蓋下,南北長86釐米,東西寬62釐米,深80釐米,石築,其四壁刻有仰蓮和雲水等浮雕圖案。在地宮內發現石函一件,石函內放置一個銀函和兩包骨灰。除石函外還發掘出銅佛像、銅菩薩像、銅供養人各一件,以及法器一批和唐代至明代錢幣六百多枚。

塔基座為方形石築須彌座,束腰上下疊澀為不對稱式,最底下牙腳四角刻成卷雲形。罨牙為三層疊澀石,其下層刻雲頭仰蓮紋,中層淺刻纏枝花卉紋,上層刻寶裝覆蓮浮雕。束腰四面均刻有各種高浮雕伎樂人。束腰上罨也為三層疊澀石,下兩層均平刻伎樂人物、象、仙鶴及纏枝牡丹等紋飾,上一層刻寶裝仰蓮浮雕。方澀平腳線刻纏枝花卉紋,其上為兩層疊澀石,下層陰刻忍冬卷草花卉,上層刻雲頭、仰蓮。整個須彌座雕刻內容豐富,技法精湛。

塔身均用鐵鑄造,自下而上逐層遞減,形成明顯的收分。一層塔身底部為一圈寶裝覆蓮,東、南、西、北四正面為盲門,四側面為盲窗,盲門門額上均有門簪四枚,盲門上有鋪首和門釘,東、西兩面的盲門做成半掩式,盲窗均為直欞窗式。二至七層塔身無門窗雕飾,八至十二層有格窗花飾。各層轉角處都置圓形倚柱,並有刹頭,形成側腳和生起。倚柱上柱頭鋪作均隱刻五鋪作重抄偷心造斗栱。塔二層以上各層均有腰簷、平座,腰簷鑄成檁枋、簷椽、飛椽、瓦壟及斜脊等。腰簷、平座的斗栱皆為四鋪作單抄計心造,每層平座上都有鐵鑄的欄杆、欄板,鑄造精緻,為宋代精品。

塔頂為八角攢尖式,由三層大相輪、三層小相輪、仰蓮和雙層葫蘆瓶組成塔刹。根據地宮內石函題記和鐵塔實物分析,此塔當為北宋晚期建造。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