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長清靈岩寺》 Divine Rock Temple in Changqing

靈岩寺在長清縣境內,距濟南市45公里,位於東嶽泰山主峰西北麓20公里的靈岩山中。靈岩山早名叫方山,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稱為玉符山。靈岩山峰頂雄偉高大,四面如削,方方正正,很像古代帝王的方印,方山、玉符皆因山形而得名。

靈岩名字的由來則和僧朗公有關。據《高僧傳》載:“朗公和尚說法泰山北岩下,聽其千人,石為之點頭,眾以告,公曰‘此山靈也’,遂名靈岩。”又據《靈岩志》載:“前秦符堅永興中有竺僧朗蔔居於此。”他率眾開山,“另立精舍數十余區,聞風而造者百有餘人”。朗公創建的寺院興盛不到一百年,北魏太平真君年間寺毀。至北魏正光年間有法定禪師來此,重新修建寺院,先于方山之陰建神寶寺(遺址在今靈岩寺西北2.5公里處的小寺村南),後於方山之陽建靈岩寺(舊址在今寺址東北甘露泉旁)。唐貞觀年間,慧崇高僧把寺遷建于甘露泉西南,即現在的寺址。唐代,靈岩寺已有很高聲譽。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禪時,曾駐蹕這裏。唐德宗時期,宰相李吉甫把長清靈岩寺、天臺國清寺、江陵玉泉寺、南京棲霞寺稱為“天下四絕”。現在的靈岩寺建築多為宋代以後逐步興建和擴建的。宋神宗正名靈岩寺為“十方靈岩禪寺”。北宋景德年間靈岩寺改稱“景德靈岩禪寺”;景祐年間瓊環長老(法號重淨)拓廣於現址迄今。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重修千佛殿時又一次擴建。明成化四年(1468年)又改敕賜“崇善禪寺”。明嘉靖年間複名靈岩寺。

靈岩寺區地域遼闊,東西長約10公里,南北寬約5公里。據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史料記載,從寺院至山巔,依山佈置有殿宇三十六處、亭閣十八座。經過歷代的變遷和自然的侵襲,迄今該寺遺存的重要建築有石牌坊、黃茅崗亭子、金剛殿(一山門)、天王殿(二山門)、大雄寶殿、鐘鼓樓、千佛殿、辟支塔、禦書閣、祖師林及慧崇塔、積翠證盟殿、五花殿殘跡和魯班洞等。

靈岩寺只在西南方向設一道口供出入,在此道口上聳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面闊三間,當心間高,兩邊次間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

靈岩寺是殿堂式寺廟,門前廣場矗立著一塊大石碑,上書“大靈岩寺”四個大字,此碑乃元至正三年(1343年)按察使文書訥(西夏人)所書。

寺內建築佈置依山就勢,靈活自然。其主體建築的佈局為中軸線對稱式,以天王殿、鐘鼓樓、東西廂房、大雄寶殿、五花殿為中軸線,金剛殿、千佛殿偏西,禦書閣、方丈院偏東,辟支塔在寺院的西北角上,墓塔林佈置在寺院西側山南坡處。

金剛殿又稱一山門,是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的外廊式建築,單簷硬山頂,上施黑瓦。柱礎為鼓式,其上立木柱,柱上房架由三架梁、蜀柱、五架梁、瓜柱、七架梁等組成一個整體,為清代建築風格。殿內東西兩側塑有護法金剛,俗稱哼哈二將。

天王殿又稱二山門,系明代建築,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單簷硬山頂,柱礎為寶裝覆蓮式,是明代重建時沿用宋代的遺物。三架梁、五架梁、抱頭梁用料較大,柱頭上坐鬥碩大,為一斗三升斗栱。殿內原塑有護法四天王,現在殿內放置唐、宋、金、元、明歷代碑刻,這些碑刻記載了靈岩寺的歷史沿革、範圍及寺院在當時的地位。

鐘鼓樓在天王殿北,東為鐘樓,西為鼓樓,平面均呈方形,單簷歇山頂,上施小瓦,平板枋上都有一斗三升帶螞蚱頭斗栱,以承托外伸的挑簷,均系清代建築。鐘樓中懸掛著重約2500公斤的銅鐘,為明正統六年(1441年)鑄造。

大雄寶殿原建於北宋嘉祐年間,時稱獻殿,明正德年間,魯藩捐塑三大士像(觀音、文殊、普賢)於其內後改為今名。後殿毀,現存的殿是清中葉以後建造的。殿面闊五間,進深六間,前抱廈卷棚頂與後殿硬山頂連在一起呈勾連搭形式,頂上施黑瓦,柱礎是宋代遺物。抱廈廊下木雕雀替,透空龍雲,雕刻精緻,形象逼真。殿內柱頭、梁、檁、瓜柱等處都繪以生動細緻的鏇子彩畫。殿外牆有一部分是利用明萬曆和清康熙、雍正等時期刻有遊人題詩和捐款人姓名的石碑砌築而成。殿前的松樹及環抱合生之銀杏樹皆千年古物。

五花殿位於大雄寶殿之後,又稱五花閣,牆、柱均用青石砌築,面闊五間,是平面呈方形的回廊式建築,閣內四根立柱直通二層。此殿是北宋嘉祐年間瓊環禪師創建,明正德年間重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再次重建。後殿頂毀於火災,今只遺存殿的底層石牆、高大的石柱礎、回廊的寶裝覆蓮柱礎及部分八棱石柱,柱礎和柱均是宋代遺物。

禦書閣俗稱大悲閣,在五花殿東北小山崖上。閣始建于唐貞觀年間,北宋大觀年間重建,專門用於存放宋太宗的禦書。明萬曆十六年閣內改塑大悲菩薩,故更名為大悲閣。明崇禎年間閣內改塑玉皇大帝,曾名玉皇閣,後仍複名禦書閣。現閣為明末清初建築,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簷歇山頂,上施綠琉璃瓦。閣前豎有石碑一通,上刻“禦書閣”三字。禦書閣築于石築的高臺門過道之上,高臺的牆上鑲嵌有歷代名人的題字石刻。這些石刻風格各異,尤以宋代書法家蔡卡所書《圓通經》墨蹟最佳,其草書如龍蛇屈伸,儀態萬千,優美多姿,是珍貴的精品。

千佛殿在五花殿西北,是寺內保存最好、規模較大的一座建築。據《泰山道裏記》載:“唐貞觀中僧慧崇移建,宋拓修之,明嘉靖間重建,萬曆間德藩重修,康熙五十三年重修殿壁……”千佛殿原有小佛千尊,現在只剩宋塑羅漢像四十尊、三身佛三尊、小佛二百九十二尊及飛天。

千佛殿築于高2米的台座之上,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單簷廡殿頂,上蓋灰筒瓦和綠琉璃瓦,採用龐大的斗栱以承托深遠的挑簷(出簷為2.5米),補間鋪作均為一朵,用六鋪作三下昂裏轉六鋪作三抄,材、契較大,這是唐、宋時期的常用手法,明重修時仍沿用此制。梁架由平梁、四椽栿、蜀柱連接,兩邊用斗栱及明栿使整個結構連成整體。闌額、普拍枋都繪以和璽彩畫。前簷的當心間兩柱礎雕刻成龍、鳳及花草水波紋樣的線浮雕,其他簷柱、金柱的柱礎均施雕刻。這些柱礎的雕刻技法精練且渾厚有力。前簷柱礎上的八根石柱系“凹”形十六棱柱,石柱頂略有收分,柱面淺雕精麗華美,這在我國古建築中是很少見的。殿內正中三座大佛為三身佛(法身、極身、應身),亦叫三世佛。在殿的四周台座上有四十尊彩色泥塑羅漢,皆為坐像,像高1.1~1.2米,塑造精湛,線條流暢,比例勻稱,色彩濃淡適度。關於四十尊羅漢像的塑造年代,史料記載不詳,只有在《山東通志》上寫道:“宋靈岩寺施五百羅漢,宣和六年。”

積翠證盟殿亦稱方山積翠證明殿,俗稱紅門,坐落在方山之巔,海拔683米。該殿依山鑿壁而成,殿內窟為寬4.5米的馬蹄形,唐大中八年(854年)建,窟外石室為長方形,是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增建。殿內窟頂鑿成平頂式,窟北壁雕塑釋迦牟尼像,高約5米,東、西兩壁雕有菩薩二尊、僧二尊和石獅二座,皆為唐代刻造。窟內佛座束腰處有唐大中八年(854年)的《修方山證明功德記》刻題。殿外石室平面4米×5米,石牆厚1.1米,內高4.8米,內頂為石拱券頂。在石室南外牆壁高2米的拱券門上刻有題記“重修證明古佛主殿,嘉靖三十八年十月吉日”。石室外頂為二層疊澀出簷,其上為一坡頂。石室外牆均塗抹成朱紅色,遠看似紅色石屋,亦稱紅門。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