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新鄭鄭韓故城》 The ancient city of Zhenghan in Xinzheng

鄭韓故城位於新鄭市城關一帶,即在洧水(雙洎河)與溱水(黃水河)交匯處的西北原野上,俗稱“四十五裏牛角城”,鄭、韓兩國在此建都長達五百三十多年,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都城。

鄭韓故城總面積約14平方公里,由東、西兩城組成,兩城間的城牆俗稱“分國嶺”。西城為主城或內城,略呈正方形,周長約9.5公里。東城為外城或郭城,它的北牆西接主城東北角,大體上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周長約11公里。

現存城牆以東、西兩城的北牆和東城的東牆保存較好,其餘斷斷續續隱約可見。現存城牆最高達11米左右,一般高約3~4米,基寬4~5米不等,頂寬一般為4米左右。城牆系分層夯築而成,夯土層厚一般為10厘米,有圓形夯窩,窩徑5~6厘米。在東城北牆西北角發現平底圓夯窩,似為金屬夯具遺跡。

關於故城城門、宮室和逵路(通向城外的大道),根據《左傳》記載,有?門、閨門、倉門、皇門、時門、北門、舊北門、南門、墓門、純門、渠門、師之梁門和桔?之門。1964年在後屯村西發現的城門遺址,可能是西城的東門。而在教場村北的一處城牆缺口,應是西城的北門。

今新鄭城附近(即故城內)春秋戰國遺跡甚多,一些村名和地名往往就是當年的建築名稱,如“倉城”本為鄭國和韓國的倉庫,“教場”就是鄭國和韓國練兵閱兵的場所等。在此地經過多年的發掘考古,發現了大批的作坊、墓葬遺址,並出土了大批文物。

手工業作坊遺址主要分佈在東城區,如在小吳樓村北發現一處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鑄銅作坊遺址,出土有熔銅爐、鼓風管、煉渣及陶範等;在倉城村北發現一處面積約4萬平方米的鑄鐵作坊遺址;在張龍莊南邊發現一處面積約7000平方米的骨器製造作坊遺址;在小吳樓村北和張龍莊附近的玉石崗上分別發現了制陶和制玉的作坊遺址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城內閣老墳村北發掘出一座奇特的古代地下室,呈長方豎井形,南北長約9米,寬3米,四周有不少柱洞,說明上面還有房頂。室內東南角有一階梯式走道,自上而下共有十三層臺階。地下室內還有並列的五眼井,深約2米,均用陶井圈套疊而成,似為室內主要設施。此建築應屬韓國的一處地下建築遺存。

鄭國和韓國的宮殿區在西城內西北部,發現有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00米的小城遺址,史書上提到的鄭國的周廟(周曆王廟)、大宮、西宮和北宮,大約都在這裏。

鄭韓故城昌盛興旺於春秋戰國時期,是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發展的偉大變革時期。它的發現對研究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歷史,特別是有關我國古代社會分期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