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開封城牆》 City wall of Kaifeng

開封城牆位於開封市區內,北距黃河9公里,周長14.4公里,是我國現存古城中僅次於南京城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築。

據《重修河南省城碑記》載,開封城牆始築于唐,北宋時屢有增築。經探查,其南牆位於今開封城大南門北300米附近的東西一線,北牆位於今龍亭大殿北500米的東西一線,東、西牆與今日城之東、西牆基本重疊;有城門十座,其中東牆之宋門、曹門等門名沿用至今。金代末年,金人擴充內城之南北牆,使之成為今日城牆之規模。明代,在金城之基礎上重築並全部包砌青磚,修成後“周長達二十裏一百九十步,高三丈五尺,寬二丈二尺”。據《如夢錄》載:城有“敵樓五座,具有箭炮眼,角樓四座,星樓二十四座,俱按二十八宿佈置,樣鋪十座,窩鋪五十四座,炮樓十座”,城外有“口寬五丈,底寬三丈,深二丈”的護城河圍繞,在城門外的護城河上修有“吊橋”。城門數目較宋、金銳減,只留元末五座基址,至今仍存。五座門皆建城樓,各有甕城一座。明永樂、嘉靖年間也曾修築,是今日城牆的前身。明末城為黃河淹沒,清初在明城廢墟上重建,“各門營建,一如舊制”。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黃河再決,城牆被水侵蝕,遂於次年三月重築,逾年九月告成,即成今日之開封城牆。據載,“城周長二十二裏零七十步,高三丈四尺,女牆高六尺,上寬一丈五,底寬兩丈,內外為一色巨型青磚所築,全城共有敵臺八十一個,四個角樓,城外護城河寬五丈,深一丈”。

開封城牆,雖歷經兵火與水患,但至今仍連綿市區一周,保存基本完整,尤其是西、北兩面城牆保存完好。據實測,城牆現高5~8米,頂寬5米,底寬7米,女兒牆高2米;馬面八十一座;青磚每塊長45釐米,寬23釐米,厚12釐米,重20公斤;城周長144公里。大南門甕城是該城唯一保存下來的甕城,全長406米,內外牆皆有高2米的女兒牆,牆內地坪寬3.5米,用條磚鋪砌。

開封城牆這一高大渾厚、雄偉壯觀的古代建築,對研究我國封建社會城市規劃具有重要價值,也為研究古城的軍事防禦體系和古代建築藝術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開封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目前的城市格局有著悠久的歷史,而開封城牆及城門的位置,也是這一格局的主要特徵。歷史上的開封城池多次在前代經營的基礎之上重建並擴展,如唐李勉重築之汴州城,五代之後樑、後晉、後漢和後周,甚至北宋東京之內城都是在它的基礎上建築的。經金、元、明、清至今近一千二百多年,城市格局基本未變,即開封城門均為斜錯,不在一條直線上。“五門不對”在元代以後就已有此說,宋門偏南、曹門偏北、北門臨東、南門近西,只有西門居中,這正反映了開封城市千百年來的地理特徵。尤其是1984年在開封市中山路中段發現的原北宋東京禦道上的州橋遺址,更說明了如今開封城的道路和街巷的佈局是以北宋東京南北禦道(今中山路)為中軸線而對稱分佈的。儘管歷代尤其是1949年以來進行了大規模地改建,但開封城內沿襲北宋東京,乃至更早的汴州城之主要街道的通向這一傳統格局仍被保留下來,這是我國城市建築史上的寶貴例子,更是開封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誌。

歷史上開封城牆在防洪禦沙和保護文物古跡方面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黃河自金代以來在開封決口三百七十一次,開封城被洪水圍困十五次之多,而洪水進入城內只有四次,開封城牆起到了很大作用,至今仍作為開封市防洪的第三道屏障而重點保護。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