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Database error: your query error
MySQL Error: 1030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
《登封中嶽廟》 Central Sacred Mount Temple in Dengfeng
‧所屬分類= 古蹟的地區分類 > 河南 || 古蹟的類型分類 > 寺廟

中嶽廟位於登封市城東4公里的嵩山東麓黃蓋峰下,面對玉案山,東有牧子崗,西有望朝嶺。中嶽廟早在漢武帝時就建有太室祠,北魏太武帝于太延元年(435年)立廟于嵩嶽之上,太安年間遷中嶽廟于黃蓋峰。至唐開元年間始建廟於今址之上,由於歷代帝王對中嶽神不斷加封,其規模也逐漸擴大,現存規模為明代所定,建築大部分為清順治時重修的面貌。

中嶽廟坐北朝南,主體建築共分七進,全長650米,東西寬166米,面積達10.79萬平方米,為五嶽之中最大的建築群。整個建築群地勢北高南低,落差達37米。廟內建有殿、宮、亭、閣、樓、台、廊房等明、清建築四百餘間,另有歷代碑刻近百通、漢代至清代的古柏樹三百餘株。

中嶽廟的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有太室闕、中華門、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崇聖門、化三門、峻極門、嵩高峻極坊、填台、峻極殿、寢殿、禦書樓等建築。兩側附屬建築有神庫及四鐵人、四岳殿台、四狀元碑、太尉宮、火神宮、神州宮、小樓宮、祖師宮以及廟院西牆外的九龍宮等。

太室闕建于東漢元初五年(118年),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廟闕之一。

天中閣為中嶽廟的大門,原名黃中樓,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知縣劉汝登改建此門,命為天中閣,取“嵩高正當天之中”意。原樓前後左右各建一坊,現僅存後面的配天作鎮坊。天中閣建于一高7.36米、面積約300平方米的磚砌高臺上,台四周有1米高的女兒牆。閣高達20余米,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簷歇山頂,綠琉璃瓦覆頂。閣台下部為三孔高大寬敞的圓券門洞。

配天作鎮坊為清初重修,四柱三樓式琉璃頂,正中額題“配天作鎮”四字。坊出九踩斗栱,彩繪精緻。

在崇聖門後中軸線兩側有互相對稱的兩座小亭,右為無字碑亭,左為古神庫。宋代重修中嶽廟時,將無法修復的神像埋於地下,在其上建房,該房稱為“神庫”。古神庫四角各有一鐵鑄武士,身高2.5米,鑄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代表了宋代鑄造技術水準。

過化三門後,在通往峻極門的甬道兩側有互相對稱的四座磚石結構的臺子,臺上原各有面闊五間的重簷歇山頂大殿,已毀,現僅留下臺子。殿台高4.1米,四周圍以青石欄杆,周長達50米。此四大殿象徵著東、南、西、北四嶽,加上正面中嶽大殿,恰成五嶽,取其“五嶽共存”、“五行俱全”之意。

中嶽殿院是中嶽廟的核心,由峻極門、峻極殿及四周廊房組成一個封閉院落,頗似都城之中的宮城。該院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60余米,占地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其中主要建築有峻極門、嵩高峻極坊、填台、禦碑亭、峻極殿及四周廊房。

峻極門創建于金大定年間(1161~1189年),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毀於火災,清順治十年(1653年)重建,乾隆年間重修。該門規模很大,面闊五間,進深六架椽,單簷歇山頂,覆綠琉璃瓦。中開三門,正門上方置一匾,上書“峻極門”三字,簷下施五踩斗栱,門兩側彩塑高達5米的守門將軍各一尊,故該門又叫將軍門。此門左右兩側為掖門,再向外為廊房。

嵩高峻極坊又名迎神門,位於峻極門外約15米處,金承安五年(1200年)曾於此處建降神殿。該坊為四柱三樓式,正中額題“嵩高峻極”四字,坊正中主樓施九踩斗栱,兩次樓各施五踩斗栱,黃琉璃瓦覆頂,實為清代牌坊之精品。

沿峻極門北行50余米,有一磚砌臺子,四邊壓有條石,台為正方形,邊長10.97米,高1.32米,俗稱拜台,實為填台。

填台兩側各有一座重簷八角亭,黃琉璃瓦覆頂,高約10米,周長26米。東亭原名禦香亭,西亭原名禦帛亭,現兩亭內各立有清乾隆皇帝禦書石碑一通,因此兩碑亭又稱為禦碑亭。

峻極殿即中嶽廟大殿,是中嶽廟的核心建築,也是河南現存最大的單體木結構建築。大殿前是高2米的月臺,台周圍有高1.2米的石雕欄杆,正面設有踏道,踏道中央用一塊巨石雕出“二龍戲珠”、“群鶴鬧蓮”等精美的浮雕圖案。殿面闊九間近40米,進深五間近20米,占地面積達920平方米,重簷廡殿頂,覆黃琉璃瓦,正脊兩側正吻高達1.8米,整個大殿高達23米之多,上、下簷分別施七踩斗栱和五踩斗栱,整個大殿外簷用斗栱達二百攢,十分雄偉壯觀。據清《嵩岳廟史》記載,峻極殿增修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現殿內所留下的石雕蓮花柱礎很可能就是宋代遺物,金代重修時仍保持北宋皇宮式建築風格。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大殿毀於火,清順治十年(1653年)重建,乾隆年間重修,並彩繪塑像。本世紀80年代前後,又對大殿進行了全面整修,更換了糟朽的木構件,補齊了缺失的脊獸和瓦件,校正了每一縫梁架,對原有構件進行了理化加固,並重施油漆彩畫,使整個大殿在翠柏掩映中顯得金碧輝煌。

大殿中部有一座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大型神像龕,裝飾華麗,雕刻精緻,正中供奉中嶽大帝。神像龕前方正中頂部有盤龍藻井,藻井呈覆斗形,四周用層層出跳的木雕斗栱組成,正中是一塊方木板,上雕盤龍。大殿內東側的木架上掛有一口明萬曆元年(1573年)鑄造的千斤大鐵鐘,西側的木架上安放一面直徑達2米的大鼓。在神龕後部與後門相對位置處立有一“坎”字碑。

出峻極殿后門,過一垂花門,又進入一院落,約有千餘平方米。正面為一面闊七間、進深三間的寢殿,單簷歇山頂,該殿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清乾隆元年重修。殿內置神龕,正中供奉中嶽大帝和天靈妃塑像。大殿內滿鑲天花板,明間板上畫龍,次間板上畫鳳。殿外月臺兩側原有“日柏”、“月柏”各一株,兩株柏樹死後在原位立日形碑和月形碑以作標誌。

出寢殿側門,便可看到中嶽廟的最後一座建築——禦書樓,又稱黃?殿。該殿建于明萬曆年間,民國年間重修時改變了原建築風格。禦書樓是道家貯藏道教經典符?的地方,現存《道經》等道教經典木刻板百餘塊,《說嵩》、《嵩岳廟史》等雙面木刻板千餘塊,其年代均為明末清初。

中嶽廟現存北魏至清代碑刻百餘通,其中重要的有北魏中嶽嵩高靈廟之碑、宋金四狀元碑、金大金承安重修中嶽廟圖碑、元聖旨碑、明五嶽真形之圖解、清乾隆禦碑等,為研究中嶽廟的歷史提供了重要依據。

 存入<我的古蹟檔案夾>    查看<我的古蹟檔案夾>     列印     上一筆    下一筆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