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孝感民居》 Dwellings in Xiaogan

孝感地處江漢平原,其民居符合當地自然、歷史、生產、生活等多方面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平面

經多年演變流傳,孝感民居平面已高度定型化。一明兩暗連三間“座子屋”是平面佈局核心。從座子屋發展成完整的住宅,在孝感有明顯的系統可循。連三間座子屋朝橫向發展,可以帶上一頭或兩頭的“磨角”,成為連四間或連五間,更有在磨角加夾房成七間的。座子屋朝縱向發展,加上廂房(“橫屋”),可形成“明三暗五”,再加倒房,成“四合頭”。此類“四合頭”多在雲夢縣。既“帶磨”又“連廂”,最後發展為“連五轉七”,就成了最完整、最典型的孝感民居。超過“連五轉七”,發展到“連五轉十”,已屬大型民居。發展到“一門一廳”、“上下兩廂”、“帶二四八尺橫廳”等,則多半屬富裕家庭所有,至於“一出三重”以上的,則僅有富裕家庭才有。居民在房屋的組合中,也用前後多重的方式,但“出”法不同,前重用“廳頭出”,後重用“勒馬出”。左右方向,也可用“連山合脊”的方式組合。另外,前後左右同時組合,形成巨型組合體,在孝感地區是常見的。此類巨型組合,佈局緊湊,用地節約,互相圍合,自然形成獨用院落天井,既增進私密程度,又加強聚落意識,各戶生活互不干擾,又便於守望相助,是可取的民居形式。

從座子屋,到整幢,到巨型組合,系統明顯,各有名稱。房屋可以逐步興建、增添,形成各種佈局。由於某些原因,房屋也可逐步拆除,而仍不失體統,甚至別具風格。增減自由,體現了靈活性。

孝感民居平面生活區和雜用區的佈置觀念,恰與當今城市的佈置觀念相反。城市房屋的生活區在前、在外,民居則在後、在內。這一點值得注意,中國民居是對外“封閉”,對內(或曰“對天”)“開放”的。

法碼

孝感民居“法碼”,即“法式”和“尺碼”,內容相當完備。

屋高決定於“堂列”中柱,不用列架而用土山(土坯山牆)者尺碼准此。最低“丈二小八”(一丈二尺零八分),以上為“丈二大八”(一丈二尺八寸)、“丈三小八”(一丈三尺零八分)、“丈三大八”(一丈三尺八寸)。

橫屋脊檁高相當於正屋“大金”;門廳脊檁高相當於橫屋“大金”。大金檁須承受與之正交的橫屋脊檁集中荷重,簷檁也有類似情況,故有“瘦脊肥簷胖大金”的說法。

房屋進深決定於堂列的“檔數”。通常後簷四檔,前簷兩檔加廊深兩檔。後簷每檔二尺六寸,前簷二尺八寸,使後簷坡度較陡。實量中,這種講究並不明顯,一般前後簷各檔相等,平均在87~100釐米之間。

堂屋開間以瓦的“甍”數為准。一般為“十方甍”,即二十路椽子,十九路仰瓦;較大者為“十一方甍”,即二十二路椽子,二十一路仰瓦;較小者為“九方甍”,即十八路椽子,十七路仰瓦。椽子中距有兩種說法:一種七寸,即椽子寬三寸,淨距四寸;另一種“二四六”,即椽子寬二寸六分,淨距四寸,中距六寸六分。實測結果,最大為24釐米,最小為21.6釐米。由於瓦路寬度並不完全劃一,故堂屋的“甍”數雖有定制,但絕對尺寸仍服從功能需要,通常有列架的堂屋寬一丈二尺四寸或一丈三尺二寸,土山堂屋淨空一丈二尺(牆厚一尺,故中至中一丈三尺)。正房寬度服從傢俱尺寸,較小者為六尺五寸(淨),只比六尺二寸的床寬三寸;較大者為九尺,容許在床頭放一個“金櫃”(馬桶櫃)。磨角寬度通常為七尺五寸。橫屋和門廳的法碼視情況而定,變化較大。

屋面橫向須“折水”,縱向須“抬山”。“折水”相當於官式建築之“舉架”,但坡度較為平緩,口訣為“簷四中五六,不放自己流”。即簷步四分水,脊步五分或六分水,中間用插入值。折水的目的是避免各步椽子下撓成“波浪形”,故將“圜和”各段撓度成為一整根美觀的曲線,既便於流水,同時又使瓦片之間互相抵壓,不致滑溜。“抬山”是將山牆或其列架較堂列抬高8~10釐米,最大為“加一抬”,即抬高跨度的1/10。這樣,三個開間從脊至簷,全部檁子都組成曲線,再加上椽子之折水,更組成曲面(孝感瓦模與此配合,保證瓦型為雙曲面),以此來矯正視覺上的偏差,匠師們稱之為“抬角又抬簷,四下一般平”。這種抬山的做法,我國唐以後的官式建築中已難見到,但在孝感民居中則普遍流行。

“天池”(即天井)中應避免類似祠堂廟宇中的“四簷齊”,至多只許“前三簷齊”或“後三簷齊”。但對匠師並無束縛,相反,匠師可根據地形和構造需要,自由變化天井簷口高度,收到經濟而又美觀的雙重效果。

這些法碼所規定的空間尺度系統,與現代模數制頗具共同意味。孝感民居用“漢尺”,習慣折合成英制,一“漢尺”相當於13.75英寸,即34.93釐米,比市尺(33.33釐米)、灘尺(34釐米)、營造尺(32釐米)都略大。

通風

在典型的“連五轉七”民居中,通風有明顯的區域分工。如果將穿堂風能通過的房間稱為“通風區”,不能通過的稱為“靜風區”,則通風路線在“廳頭出”時為:大門→門廳→天池→(堂屋→後門);在“勒馬出”時為:大門→過屋→天池→(橫屋→窗或側門)。正房和磨角肯定為靜風區。

採光

孝感民居室內光線來源主要為亮瓦和天池,由外牆開窗採光之例絕少。這是因為:土磚牆需挑簷保護,挑簷愈深遠,對牆面採光愈不利;外牆窗削弱私密性和安全性;共山合脊、前後連建時,根本無法在牆上開窗。

天池綜合地解決了住宅中的採光、通風、出煙、排水等問題,沒有天池的房屋不能被承認是一座完整的孝感傳統民居。天池的第一功能是採光。按其尺度大小,可分為四種:

(1)天窗式天池。面積通常只有70~80釐米見方,上有窗而下無井。

(2)小天池——“一步天池”。多用於“連五轉七”住宅。上面四簷不合攏,留下一條寬60~70釐米的狹長井口。

(3)大天池。用在“連五轉十”的大屋。

(4)中庭式天池。用在上下兩廂的大屋。

防寒隔熱

孝感民居沿座子屋的前面和兩側,佈置有門廳、天池、橫屋和磨角,形成防寒隔熱帶;正房上往往有閣樓,形成隔離層;後牆厚達35釐米,通常無門窗,出簷低矮深遠,防護相當嚴實;如果前後連建,就更加密閉。因此在座子屋中,對外隔絕極其良好,形成具有穩定小氣候的“洞天福地”。

布瓦對屋面防寒隔熱也起重要作用。僕瓦通常一搭三甚至一搭四,這使得在布瓦本身的總厚度之外,還有兩層到三層空氣間隙,加上瓦下的草泥和椽皮厚度,隔熱效能無疑是良好的。仰瓦通常一搭二,保持一層空氣間隙,如果加上“站瓦”(即“望瓦”)和其間所“布”的泥,總厚度也較大;而且仰瓦經常在僕瓦的陰影範圍內,日光正照時間不長。這種屋面的房屋冬溫夏涼。

防雨防潮

布瓦屋頂只要施工得宜,特別在有站瓦(望瓦)的場合,防雨防潮的性能相當良好。

雨水對土牆威脅很大,但孝感民居對付此種威脅富有經驗,而且通常不用特殊粉刷或貼面,完全依賴多種多樣的挑簷和雨搭來保護。所以正面山牆常出現“一高兩矮”的門樓雨搭,側面山牆則出現“道人巾”(正房山牆尖)、“丁字山”(磨角山牆尖)和“溜子脊”(正屋與磨角之間的45度岔脊。這類措施,不僅保護了土坯牆面,也美化了建築外貌。

民居的土坯牆通常沒有磚石勒腳,惟列架之下,用連續的條石勒腳,稱為“杆腳石”,以它取平柱腳,分佈荷重,同時隔斷潮氣。

孝感民居正房內往往採光不足,通風不好,照理應較潮濕,但實踐證明“不潮”。究其原因可知,所謂潮濕主要是凝結水,房屋出現凝結水有三個因素,缺一不可。第一是源源不絕的含水空氣與房屋各部相接觸;其次是房屋各部的材料熱惰性小,熱量發散快,形成與含水空氣之間的溫差,致空氣易達露點;第三是材料表面緻密,不吸水分,一旦結露立即現形。孝感民居恰恰缺乏這三個因素,首先通風不暢,濕空氣無從迅速進入,水分得不到補充;其次,泥土材料熱惰性大,表面溫度比較穩定,不易降到露點;再次,材料表面都很疏鬆,即令結露也不聚集於表面,無足為患,故不潮濕。

孝感民居佈局科學,法度精嚴,防寒隔熱、防雨防潮性能良好,對當今建築設計及民居的建造仍有借鑒價值。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