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 圖片
《武當山道教建築群》 Taoist temple complex of Mount Wudang
‧所屬專欄= 世界文化遺產

武當山的宗教建築,據記載肇自唐朝。此後宋、元續有建置,到明代永樂年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建設。此後明世宗朱厚?崇奉道教,不僅進行大規模修繕,且有新建。

這是一組舉世無雙的宗教建築群,顯然是經過通盤規劃,而且基本上一次建成。

從均州到玄嶽門35公里官道(現已被丹江口水庫淹沒),經玄岳門到金頂30公里神道,沿線有計劃地分佈著宮觀,這是一條主要朝山大道。此外,從五龍宮經上、中、下院,從後山經“瓊台三觀”,都有相當嚴整的朝山大道。全山號稱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其他不在此數的道教建築難以枚舉,甚至遠在150公里以外的襄陽,也建有武當山的“前哨站”——真武觀。

每座宮觀除供奉神?、接受瞻禮之外,還各有專司。例如均州的淨樂宮,管領營造武當的建材供應。迎恩宮是一座主要招待所(此二宮已淹沒)。遇真宮是張三豐的“紀念館”。老營的玉虛宮,在諸宮中規模最大,是總道?司駐地,主持設壇授戒。登山中途的紫霄宮,主持山上各宮觀。山頂太和宮是朝山者最後瞻拜之所,等等。

全山道路橋樑都按皇家規制建成。道旁石欄杆,現存者都用北京宮內的“二十四氣”望柱,也有一部分是“紡錘式”望柱。劍河橋(天津橋)的做法,與北海東門石橋一樣。宮觀建築構造,更全按南北二京法式,瓊樓玉宇,富麗堂皇。

中國古建築,往往追求局面宏偉、氣象闊大,常常通過軸線、穿透、對景、借景而直接訴諸視覺。武當山古建築群是運用這些手法的頂峰之作。

武當古建築群組覆蓋面積達3000多平方公里,景點五百餘處,它巧妙地利用峰、巒、坡、坨、埡、岩、澗乃至平坦的局部小盆地,靈活多變,深得大自然之妙。各建築群組都不完全相同,借景自然,採取不同的建築方式,使其規模大小、間距的疏密都恰到好處,達到了時隱時現、忽高忽低、若明若暗、迂回曲折、前呼後應、玄妙超然的效果,集中體現出皇宮的宏偉壯麗、道教的神奇玄妙、修行的幽靜雅適。

遠在百里之外的均州,可以眺望武當山的全貌,一柱擎天,群峰環拱,所以在這裏建淨樂宮,令朝山者遙瞻之下,不勝敬慕。經35公里官道走到玄嶽門,再一次通過劍河峽谷見到天柱峰、金頂。此後逶迤登山,到老君堂山脊上重睹金頂。金頂起了制高構圖的主體作用。此後在明神道上需到南岩,才能再見金頂雄姿,使人不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感。

過太子坡(複真觀)下到劍河橋,可見到龍泉觀、劍河橋、大影壁三者互相照應的設計手法。攀十八盤到仙關,站在仙關,任何人都會有“回首白雲低”之感,並可見太子坡的丹牆翠瓦,兩者遙相照應,沿途積下的“懸念”至此“抖開”。

紫霄宮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它背倚展旗峰,面對大小兩座“寶珠峰”,左右山嶺圍合。

南岩宮的建築是刻意面向金頂的。昔人如徐霞客早有覺察,說“南岩……為三十六岩之最,天柱峰正當其面”。有名的“龍頭香”就正朝金頂。南岩宮大殿軸線正對金頂自不待言,宮以北1公里的泰上觀正殿通過山門的軸線,也正對金頂。

金頂上的金殿正面雖然朝東,但其側面軸線卻與太和宮南北軸線密切吻合。于金頂往北看,金殿側面軸線通過南岩飛升台正對五龍宮;于五龍宮遙望金頂,更展現天柱峰北立面全貌,巍峨聳峙,十分壯麗。自金頂至五龍宮,直線距離6000米,完全通視,兩處建築如此定位絕非偶然。

道教選擇建築環境,要求具有“仙氣”。同屬尋山建廟,佛教往往入幽谷,道教卻要登頂峰,佛教惟恐不隱,道教惟恐不顯,道教助長了宏觀設計的發展。

武當山的龐大道教建築群在民族建築之林中獨具一格,可用十字概括:標準、眾多、堅固、適用、壯觀。就建築用材來看,有金、銅、鐵、錫、磚、石、琉璃、木等,總的來說,全部為仿木結構,造型逼真。現存古建築有宋代的,如老君岩石龕;有元代的,如天乙真慶宮(亦稱石殿)、古銅殿(亦稱元代金殿)等;明代的更多,如紫霄殿、真?殿等;也有清代的,如下觀大殿、太子坡大殿、磨針井姥姆亭等。按形制劃分,有抬梁式和穿斗式兩種。抬梁式構架的殿宇通常平面呈長方形,面闊三至七間,構架沿著面闊方向排列。這種構架靈活多變,可以建造三角形、正方形、五角形、六角形、圓形以及其他特殊形式的建築,這些形式的建築在武當山比比皆是。穿斗式構架的主要特點是用較小的柱和“穿”做成相當大的構架,這種結構一般適用於住宅、庫房等。

武當山建築特點鮮明,現概括如下:

(1)標準化——工官制度。在元代以前,未發現國家進行大規模營建,從現存的元代以前的建築物來看,仍保留各時代的風貌和做法,特別是宋代的《營造法式》對武當山建築影響較深。到了明代,武當山得到了大規模營造,歷時一百多年。此時採用標準化施工,分工明確,如琉璃構件,全部按明代國家統一的規格,每個品種共分九個規格尺寸,名曰“樣”,並將房屋的面闊、斗栱、柱高、柱徑、台明高、出簷等關鍵性尺寸,按國家規定的統一比例營建,甚至連屋面使用的瓦件“樣”也必須適應。如神道全程的欄杆,採用標準構件,給人以貫徹始終的節奏感暗示。武當山的許多“天門”,如金頂的一、二、三天門與朝聖門,南岩的南天門、北天門,紫霄的東天門、福地門等,全是“標準設計”。淨樂宮、玉虛宮、紫霄宮、南岩宮、五龍宮的碑亭,式樣也都相同。這些天門、碑亭,並不一定都能通視,但卻訴之感覺,引起回憶,使每座宮觀都具有“全息性”,是“大系統”中的“子系統”,處處給人以強烈的節奏感。

(2)屋架承重與牆圍護結構分工明確。以構架為主要承重結構,牆身和裝修部分基本不承重,故有“牆倒屋不塌”之說。

(3)抗震性能高。木構架結構由於木材具有的特性,構架的節點所用的斗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縮餘地,因而抗震性能較高。

(4)軸線對稱。在平面佈局上有一種簡明的組織規律,單體、局部乃至整體均為左右對稱、軸線對稱,依山就勢組成各種形式的建築群。

(5)宗教建築的功能、結構和藝術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6)主體建築異常突出。武當山古建築群在建築藝術處理上以各種附屬建築來襯托主體建築,不論地勢多麼複雜,一眼就可以看出主體建築——大殿。

(7)裝飾圖案特色鮮明。武當山建築群的裝飾圖案具有十分濃厚的道教特色,並且表現出各時代的藝術手法,這與其他的古代建築相比,別具一格。

(8)──馱碑的數量、重量都為國內外之最。──馱碑起源很早,宋代李明仲的《營造法式》中就明確了其營造演算法。在武當山,明代的──馱碑有數十座,其中最大的為玉虛宮──馱永樂聖旨碑,高9米多,重13.5萬公斤。

(9)非木結構建築種類多。武當山的非木結構建築有採用金、銅、鐵、錫、磚、石、琉璃等材料建造的,它們堅固耐用,反映了各時代的科學水準。金殿發源于武當山,象徵天闕,供奉武當山派道教主神——真武。在古代,銅也稱金,鑄造金殿和金碑在道教較為普遍,但都是仿製武當山的。武當山在元代以前,天柱峰巔就有銅亭。現存兩座金殿,一座鑄於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另一座是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敕建,均為國內最早的。琉璃作為建築材料始于北魏,武當山現存建築使用琉璃者數不勝數,如屋面、化帛爐、八字牆等,正如詩人所說“丹牆翠瓦望玲瓏”。武當山石建築有天柱峰頂的石頭城,它長344.43米,是一了不起的文化藝術作品。此外,還現存十余座石殿,其科學、藝術、歷史價值都很高,全部為仿木結構,最晚的建於元代。

武當山的古建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是古代規劃、設計的典範。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