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張家界玉皇洞石窟》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
《張家界玉皇洞石窟》 玉皇洞又名羔泉洞,位於張家界市西的麻空山南壁。此處山奇水秀,風景旖旎。 石窟雕像由清代士人李五端曆八年時間鑿成,共十八尊,大者4米多高,小的1米多,並刻有楷、行、草書各種詩詞、匾額、楹聯十多幅,與雕像珠聯璧合。 石窟利用天然生成的上中下三層洞窟構思成天堂、人間、地府,每層高約百米。下層“地府”叫“因果洞”,內有牛頭馬面和閻羅像,陰森可怖。中層自東向西依次排列著“天門土地”、“毫筆”、“墨池”、“虎龍”、“雄師”、“孔聖”六個洞窟,分別供奉著土地神、魁星、堯舜、孔子等。最上層叫“雷電洞”,內塑玉皇大帝像及金童玉女等,如在天上俯視下界。 玉皇洞石窟群構思巧妙,雕像生動傳神,內容廣泛,是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石窟藝術的珍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