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中華古蹟-學習知識庫:《峨嵋山萬年寺》 | 關閉 |
[ IP授權版 ]
![]()
|
《峨嵋山萬年寺》 峨眉山萬年寺 萬年寺坐落在峨眉山市峨眉山腰,始建于晉,名普賢寺,唐代改名為白水寺,宋代因殿中有銅鑄普賢像稱為普賢大象閣。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毀於火,次年仿印度熱那寺式樣建為磚殿,明神宗敕寺名為“聖壽萬年寺”。該寺歷經興廢,現有毗盧殿、普賢殿(即磚殿)、巍峨殿、大雄殿。 磚殿坐西向東,平面呈正方形,高16米,邊長16米,半圓形穹窿頂蓋砌於四面牆體上,為磚體無梁建築,寓意“天圓地方”。殿頂豎五座白塔,分置東、南、西、北、中,塔間四方塑四隻吉祥靈獸。殿前後設券門,前門有臺階,門額為“聖壽萬年寺”。殿外裝飾,門楣、額枋、斗栱、垂柱、花窗等全系磚仿木建造。殿內牆四壁,上部砌橫龕六道,列置小銅佛像三百餘尊,下部設二十四龕,各供鐵佛像一尊,正中供銅鑄普賢菩薩乘坐六牙白象一尊,像通高7.3米(白象及佛身高約各半),重62噸,為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鑄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