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照片】無錫惠山寺石經幢外觀
*《黟縣西遞村民居》
*《南昌繩金塔》
*【照片】東陽盧宅肅雍堂前廳抹角梁
*《北川竹索橋》
*《吉安青原山淨居寺》
*【照片】三清山王祐墓蹬道
*【照片】蒙古族民居─和布克賽爾王爺府
*【照片】氹仔島北帝廟正殿石柱
*《永吉烏拉街“魁府”》
*《廬山禦碑亭》
*【照片】澳門益隆炮竹廠倉庫及防爆牆
*【照片】廣州西關大屋某宅的室內陳設
*【照片】績溪文廟大成殿彩繪
*【照片】岳陽文廟
《德陽延祚寺磚塔》 

德陽延祚寺磚塔

延祚寺的元代磚塔在德陽市區西北20公里的孝泉鎮。塔始建於元至正二年(1342年),於至正十三年(1353年)造竣。塔坐北朝南,下有兩層磚砌方形台基,高2.1米,邊長15.5米,四周圍以磚砌欄幹,中間塔腳又圍以磚砌方形基座,高1.65米,邊長9.42米。這些台基可能都是清代(1760年)培修時加上去的。

塔身基本上保持元代風貌,為密簷式十三級方形磚塔。全塔用磚的尺寸為39釐米×21釐米×5釐米和41釐米×21釐米×8釐米,規格一致。塔通高約29米,底邊長7.5米。底層較高為5.93米,只在南面開門,塔門高3.2米,寬1.68米,門上做成券拱。塔簷用磚疊澀挑出,腰簷的第一層用雙磚,第二層用單磚砌棱角牙子,以上用單磚逐層出挑十層,簷上複砌三層逐層內收,故顯得簷口深長。塔身上面的十二級腰簷高與層高相等,高度逐級遞減;寬度在七級以下收分較小,愈上收分愈大,使塔身有圓潤的曲線。塔身外壁,所開窗戶多數為券拱形窗,且為盲窗,不與內室相通。塔頂在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時未依舊制,使第十三層塔身過高,頂簷外挑過多,影響原有曲線。塔刹也非舊貌。

塔內分三層,每層設中心塔室。底層塔室門朝東,以門採光,不開明窗,以上各層塔室門均以180度轉向,中心室與外壁間設磚蹬道,即壁內折上式蹬道右旋上頂。每層有明窗三扇,到達頂層時,塔心室外有回廊,四面開窗,供人眺覽。

塔心室平面作扁方形,室內以磚砌仿木結構,四隅有圓形倚柱,柱頭置斗栱,只用闌額,上置補間鋪作一朵,泥道拱上置散鬥,承柱頭,櫨斗當中挑出的梁頭砍作耍頭,上無齊心鬥,實為簡單的把頭絞埂造。第一至四層塔心室頂,做五層疊澀的八角形藻井,第五層塔心室頂只簡單地用磚砌穹窿頂。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