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照片】酒泉鼓樓剖面與西立面
*【照片】三江高定寨
*《晉城河南會館》
*【照片】克孜爾石窟克孜爾118號窟
*【照片】桐城文廟泮橋和大成殿
*【照片】潮州鳳凰塔
*《霍去病墓》
*《新會學宮》
*《德慶學宮》
*【照片】貴陽文昌閣
*《清遠飛來寺》
*《涇縣雲嶺關帝殿戲樓》
*《岑鞏思州府古城》
*《海寧惠力寺經幢》
*《綏中前所古城》
《北川竹索橋》 

北川竹索橋

索橋又稱為笮橋,在河流湍急不易渡越之處,羌人編竹成索,兩端分系於兩岸所鑿石鼻之中,手足循索即可懸渡而過。竹索橋位於北川縣羌族地區,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是基於溜繩原理所作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羌人在河的兩岸砌石為洞門,然後用幾根或數十根較大的竹繩並列,繩頭系於兩岸堅固的石礎或木柱上。竹索上鋪以木板,橋的左右方也系幾股平行的竹繩,既可固橋,又作欄杆。有時在兩岸的石礎上蓋一個小樓,樓上壘石以壓住下邊系繩的柱子,這種小樓稱為橋樓子。有的竹橋跨度較小,就在橋上修房蓋瓦,這種橋叫做“風雨橋”。北川縣的登雲橋是湔江上最大的一座竹索橋,過去每年換索之竹就要幾十萬公斤,可見其橋之雄偉。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