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侗族建築-糧倉與禾晾》 

貴州侗族糧倉與禾晾

在黔東南侗族南部方言地區的黎平、從江、榕江等縣和錦屏縣啟蒙等地,糧倉、禾晾遍及村寨內外,獨具特色,它們是稻作文化和粟作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鄉間村寨的主要輔助建築。侗寨多為幹欄式架空糧倉,也有落地式糧倉,但不多見。糧倉與禾晾構造雖然簡單,但木作墨師對糧倉的建築卻頗具匠心。倉體的荷載時而分散,時而集中,使上部荷載能均勻傳遞,並注重側向穩定。糧倉不論架空或落地,底部均通風,配防火、防鼠等設施。糧倉的形式多樣、造型各異,平面組合為單間或雙間,以兩層居多,亦有少數三層的;有專為貯糧的倉體,也有貯糧同禾晾架共建的雙用糧倉;糧倉的外形簡潔、美觀、小巧玲瓏,可謂侗寨建築文化的特徵之一。

侗寨散建糧倉

侗寨的糧倉一般都分散建在塘邊、井旁或田邊空地上,有單獨建的,也有兩三座共建的。

從江縣臘餓寨的糧倉均為架空穿鬥式木構架,倉面為雙坡排水,以小青瓦、杉樹皮或茅草覆蓋。主倉體放在二層,平面組合有單間或雙間兩種,規模大小不等。就寨旁的一座雙間倉而言,它底層面寬1.9米,通面闊3.8米,進深3.2米,二層倉體前部出挑1.2米的交通廊道;架空的底層層高為1.98米,二層層高為2.1米;簷柱高為4.38米,中柱高為5.34米,倉面坡度為1∶2,以茅草覆蓋防水;糧倉用六根落地立柱承傳全部荷載至柱基,立柱選用自然彎曲的杉木製成,底層向外側腳,頂層向心,雖無地腳枋聯繫,但倉體穩定可靠;通往二層無固定樓梯,以一根活動的獨木梯上下。

類似臘餓寨的架空式糧倉,在山鄉侗寨隨處可見。如榕江縣保裏寨吳家的雙間糧倉已有上百年歷史。榕江縣水西寨的潘家糧倉自然質樸、敦實穩重。另外,建於寨中塘內的水上糧倉更是別具一格,柱基高於水面,底層存放雜物,二層貯存糧食,防潮、防火、防鼠害等功能兼備。

侗寨中的落地糧倉,有單層、雙層或三層不等。如榕江縣銀水寨建於田間水渠之上的一幢一層單間落地糧倉為全木構架,倉面雙坡排水,以茅草蓋頂,後為倉體,前為柱廊,距村寨有一段防火距離,底部通風良好;榕江縣車江大寨的一幢兩層單開間的落地糧倉也為全木結構,穿鬥式構架,雙坡排水,小青瓦倉面,底層存放農具、雜物,二層貯藏糧食,倉前有大片曬壩,融糧倉與曬場為一體。

侗寨群倉

在侗族聚居的村寨常見有集中的群倉,其中從江縣都柳江畔巨洞寨的群倉規模較大,它集中建在距宅舍區30余米處的東側坡地上,依山就勢,基本成行列式佈局,錯落有致,層次分明。倉區內有上、下兩條幹道,內部小道縱橫,禾糧入倉、取出十分方便。

在該群倉內,有存放稻穀和粟類的貯糧倉,有晾乾糯禾穀穗的禾晾倉,共五十二幢。糧倉的層間高度基本相同,架空的底層略低於貯糧的二層層高,底層高一般為1.8~2.1米,二層高為2~2.2米。平面尺寸以貯存量及禾穀種類便於分放而定,有的為單間,有的為雙間,含前部出挑的1~1.2米寬廊道在內,一般單間倉面積為10~13平方米,雙間倉面積為15~20平方米。

其排架構造有兩種做法:進深較小的糧倉由兩柱一瓜加二層前廊吊柱,以穿枋連接組成;進深較大的糧倉由兩柱一瓜加人字屋架,二層的前廊設吊柱,以穿枋連接組成,這種做法在別處少見。整體構架由鬥枋及桁檁連接構成,均用卯榫連接。二層的倉體用橫向牆板鑲嵌,倉門也與異地侗寨糧倉不同,不用橫向閘板,而同民居的房門相似。在用料上,所有糧倉的立柱均用精選的自然彎曲木材,以達到上部向心、下部向外側腳的穩定要求;倉面防水材料不用茅草,大部分用杉樹皮覆蓋,只有幾幢蓋小青瓦,減輕了倉面荷載。

禾晾倉與禾晾架

侗族的禾晾倉建於寨內近水處,禾晾架則建於寨內路邊或空地上。禾晾倉分為貯、晾合一的共用倉和晾乾糯禾穀穗的專用倉兩種。禾晾架專為秋收季節晾乾糯禾穀穗的露天木架,建造繁簡不一。

貯、晾合一的共用倉中部貯藏禾穀,四周設禾晾架,較為典型的是從江縣的往洞和增沖寨的幹欄式架空高倉。底層為空層,二層貯糧和晾乾禾穗,倉體外形美觀。如增沖寨某禾晾倉,底層2.5米×5米,由六根立柱支撐倉體,二層四周各出挑1.2米,呈4.9米×7.4米回廊式平面,前後簷部設垂花吊柱,直通頂層,在吊柱上安裝九根水準木欄,作為禾晾梯架。二、三層中部為貯糧主倉。二層以上由四柱(含前後吊柱)四瓜組成排架,雙坡排水,小青瓦倉面,呈上寬下窄的橫向剖面,懸虛感強烈。往洞寨禾晾倉的支撐體系則不同於增沖寨的禾晾倉,底層雖然架空,卻給人以敦實穩重的視覺。如往洞寨某禾晾倉,平面為10.4米×5.2米,排架由五柱四瓜以穿枋連接組成,倉頂雙坡排水,以小青瓦覆蓋。

專用的禾晾倉不貯存糧食,系專為常年晾乾禾穗的專用倉,稱為“乾燥小屋”。從江縣巨洞寨的禾晾倉為雙開間矩形平面,面闊3.53米,進深2.91米,倉體由四根立柱支撐,底層架空,二層的中柱不落地,前後出挑吊柱,內部設若幹排梯式禾晾架,架空的底層高為1.98米,二層高為2.2米,四周以木條圍護,倉門設在側面。臘餓寨的禾晾倉則四周不作任何圍護,底層架空,小青瓦倉面。

禾晾架結構簡單,有的將半圓形或圓形的杉木鑿上圓形或長方形卯孔,埋入地下,將圓形木杆的兩端裝入立柱孔內,形如梯狀;有的中間立柱同水準橫杆用卯榫連接,而端部則用藤條捆紮;還有的全部捆紮連接。不論哪種做法,兩側均用斜向撐杆固定。禾晾架長短不一,有單跨的也有多跨的,視場地條件及所需晾曬的禾穗數量而建。有的禾晾架兩側出簷防雨,但多數不加頂蓋。

糧倉與禾晾是山鄉侗寨建築文化的組成部分,既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又同生產、生活和人文景觀密切相關。從實用觀點出發,糧倉與禾晾首先是滿足秋收冬藏所必需的實體和空間;從美化寨景角度看,它們又是村寨內外的建築小品,金秋季節,禾晾倉與禾晾架上一片金黃,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