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遵義楊粲墓》 

遵義楊粲墓

楊粲墓坐落在遵義縣龍坪區永康鄉皇墳嘴,北距遵義市10公里,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宋代土司墓葬。

這座南宋播州安撫使楊粲夫婦合葬墓建于宋淳佑年間(1241~1252年),結構為平頂雙室,由四百九十六塊白砂岩條石建成,全以子母扣層層套合的方法砌築,無灰砂粘合痕跡。該墓占地64平方米,墓室面積50.1平方米,在中國西南地區已發掘的宋墓中規模最大。

墓葬結構,男室居左,女室居右,圓阜狀封土堆,直徑14.2米;墓室通長8.42米,男女兩墓室平面結構相同,分為墓門、前室、後室、兩室間過道四部分。前室通寬8.04米,後室通寬7.53米,後室最高處5.02米。除前室外,各部分均有雕刻,共一百九十幅,其中人物雕像二十八尊,仿木結構建築、動物、花草和幾何圖案雕刻一百六十二幅。

前室墓外、立頰正面,有浮雕武士像四尊,高1.5米,皆頂盔貫甲,分執弓、箭、斧,造型威武雄健。

墓門四座,男女墓室之前後室各置一座,均為雙扇門扉,各高2.05米,寬1.2米,厚9~12釐米。門扉兩面均裝飾浮雕,中層飾雙腰華板,上下為仿木構障水板。

前室長2.68米,寬3.28米,兩壁均由九或十層長條石砌成,無裝飾雕刻。

後室長5.45米,寬2.76米,後室墓頂正中一橫樑,又將其分為前後兩間,梁前為小券拱頂,東端刻朱雀,西端刻玄武,其下側線刻忍冬紋;梁後間為斜坡藻井,頂部南北各雕一龍及“鳳穿葡萄”圖案,中間方框內鐫雙鉤大字,男室為“慶棟”,女室為“德宇”。後室門額背面和橫樑正面,均雕刻仿木構建築——龍頭形雀替、闌額、柱頭枋、散鬥、抹角八棱柱和柱礎等。

後壁高4.16米,寬3.32米,上部兩層壁龕,龕內墓主人雕像端坐於龍頭靠椅上,龕外兩側各立一侍從,一執笏,一捧印;龕下兩級臺階,上刻連弧紋、壺門忍冬紋。第一級臺階上豎抹角八棱石柱一對,柱下為“負重人”雕像;第二級豎柱,上雕雀替、闌額、柱頭枋、散鬥、挑簷枋和重簷屋頂,隱刻寶珠頂屋脊、鴟吻、瓦當、翹角。後壁下部有三層,每層由三塊條石豎砌而成,底層厚34釐米,無雕刻,中上兩層各厚51釐米,分別刻有連弧紋和雙葉石榴浮雕。

後室左右兩壁均高4.15米,長4.27米,裝飾雕刻最為豐富華麗,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兩層壁龕,龕外兩側分刻武士、文官(女室為女官)立像各一尊,高1.54米。武士造型與墓門外者相似。壁龕柱上,雕纏繞狀青龍一條,柱上方亦為仿木構建築雕刻,與後壁龕同。龕後壁為“啟門欲進”人物雕像,男室為“童子啟門”,女室為“侍女啟門”,背景雕有格子門,門上部障水板飾 紋格眼,下部障水板飾忍冬紋或荷花紋。龕下有台座,上有連弧紋和忍冬紋。文官雕像至後壁之間,也有兩層壁龕,室龕系蔓草紋浮雕,內龕為“獅子滾繡球”屏風,屏風上部為逑紋格眼,下部為單獅戲球(女室為雙獅戲球)。龕下臺座,中刻山茶花,兩側刻連弧紋和長方形邊框。

後室下部共分四層,總高1.96米,底層由兩塊條石豎砌,厚43釐米,無裝飾雕刻,其餘三層均由三塊條石豎砌,各厚51釐米。第二層為雙束並列忍冬紋和蓮花紋浮雕。第三層為野鹿銜芝浮雕,長方形框幾何圖案和長方形框內飾連弧紋花瓣紋浮雕。第四層頗為豐富,有團花、幾何圖案、曲腿幾案等,團花又分別有牡丹、芍藥、菊花、芙蓉、秋葵數種;幾何圖案是中間一塊皆方形邊框,內雕蓮花,邊框兩側又雕有長方形連弧紋,框內線刻荷花、牡丹、芍藥等花卉;曲腿幾案下刻臺布,臺布飾逑紋及鳳穿葡萄圖,邊緣雕連續卷葉紋或忍冬紋。

後室中間設有棺床,由五塊厚條石拼合而成,長3.42米,寬1.84米,厚0.43米。棺床兩側雕交股之龍四條,將棺床騰空托起,四龍位於棺床四角。兩墓室棺床之下,均有一圓形腰坑,坑內各置銅鼓一面。

兩後室之間有過道相通。過道通長1.94米、寬1.27米、高3.69米,中有石門、門檻,無門扉,有五級臺階,每級高25釐米,除第一級外,皆有雕飾,第四級為曲腿幾案,其餘各級為長方形框,框內刻曲線紋或連弧紋。過道東壁刻有“進貢人”像兩尊,捲髮赤膊跣腳,肩搭巾交結胸前,穿筒裙,手腳戴環,雙手供托圓盤頂於頭上,盤內盛貢物,散發光芒數道。西壁無裝飾雕刻。

墓主楊粲,為史稱“播州夷族”楊氏統治者的第十三代傳人,于南宋嘉泰初年(1201~1204年)襲職,當政四十餘年。其墓葬結構宏大,具有仿宮殿建築、室幽堂奧、整齊劃一的特色。墓內石刻內容豐富、技藝精湛,有高低浮雕、圓雕、線刻等,花草動物及幾何圖案構思精巧,堪稱藝術精品。兩室六座壁龕,全系仿木構建築,保存著豐富的古建築實物資料。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