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傣族民居》 

雲南傣族民居

傣族主要聚居在雲南西南邊境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臨滄、思茅地區的部分縣裏。這些地區地勢平緩,土地肥沃,氣候炎熱,幹濕季節分明,自然資源豐富。

雲南傣族共有四個支系——傣仂、傣那、傣繃、傣雅,他們的房屋各有特色。現僅將西雙版納和德宏瑞麗傣仂民居介紹如下:

西雙版納傣族民居

西雙版納傣族村寨多坐落在廣闊的平緩地帶,臨溪流、湖泊而建,居民三五十戶,大者可達百戶,幾乎村村都建有佛寺。佛寺常建于地勢高爽或村寨主入口處,民居散佈于下方,形成高大與低矮、莊重與輕盈的強烈對比,是傣族村寨獨特風貌的標誌。民居均用竹籬或綠色灌木圍成院落,住房位於中央,形成內房外院的佈局。街道兩旁和院中廣種樹木,構成立體綠色屏障,掩映著一幢幢幹欄式民居,洋溢著亞熱帶村寨風光。

住房為幹欄式,過去用料均為竹材,故稱竹樓,樓下架空圈養牲畜和存放雜物,樓上住人。平面近方形,縱向分隔為堂屋和臥室各一間,外有前廊設木梯,廊外設曬臺稱“展”。堂屋中有火塘,用於煮飯、燒茶、待客,也是家庭聚會的中心。臥室過去不分間,全家大小分帳席樓而臥。前廊開敞,通風涼爽。曬臺上有存水罐,是洗滌處。屋頂為歇山式,脊短簷深坡陡,利於排水,樓下四周常設坡屋頂(即偏廈),形成重簷式,既防雨又遮陽。竹樓居住環境舒適,碩大的屋頂、通透的架空層、黃褐色的竹牆、開敞的前廊和輕巧的竹曬臺構成了輕盈優美的外觀,並在茂密的樹木掩映下,呈現出傣族民居獨特的建築風格。

傣族近年所建民居已開始另設廚房,臥室分間,外牆開窗,使室內光線充足,有的已用磚柱,甚至建混凝土的曬臺,但幹欄式建築風格猶存。

德巨集瑞麗傣族民居

德宏瑞麗傣族村寨散佈于瑞麗江畔的原野上,被濃密的鳳尾竹林圍繞,高矗的竹林成為村寨的標誌。村寨由佛寺與民居組成。佛寺一般在村寨的中部,周圍有寬大的廣場、草地和茂密的古樹,環境幽靜肅穆。民居排列于村寨道路兩旁,朝向一致,曬臺位於房屋的南端,戶間距離較大。住房位於院中部,院內種植果木,和村內道旁高大的樹木、低矮的灌木形成繁茂的綠色屏障,環境十分幽靜舒適。寨旁常有湖水供居民洗物沐浴。

住房亦稱竹樓,幹欄式,樓下架空,現多已建竹席牆圍合,存放雜物,樓上住人。平面矩形,橫向分為前部堂屋、後部臥室。堂屋外為前廊和存水、洗滌、曬物的竹曬臺,有木梯直達,堂屋中有火塘,是待客和家人團聚中心。臥室常為一間,家人席樓而臥。住房後有單層廚房,煮飯用餐均在此,有位於臥室側的木梯上下,甚為方便。牆為竹席或木板牆,堂屋左右外牆上設上下段式落地窗,根據需要可分段開啟,以形成穿堂風降低室溫,下段窗室內設護欄,安全適用。有的還在西牆窗外加陽臺,用作晾曬衣物和休息。竹席牆,系利用竹子正反面不同的自然質感編成多種花紋裝飾的牆面,具簡樸純真的自然美。歇山屋頂覆以山草編制的草排,出簷深遠。入口木梯上另架一片小屋頂遮雨,甚為輕盈優美。登梯而上,開敞的前廊和下部架空的竹曬臺相連,構成一個恬靜舒適的生活區域。長長的歇山屋頂,各種紋飾的竹席牆和空透靈活的前廊、曬臺相互陪襯,組成了竹樓民居獨有的風采。

近年,其民居建材品質不斷提高,突出的是屋頂以瓦楞鐵皮代替了草頂,木板牆代替了竹席牆,顯得整潔優美,但建築風格依舊。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