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怒族民居》 

雲南怒族民居

怒族主要分佈在貢山、福貢、蘭坪等地,此外維西也有少數分佈。怒族一般居住在怒江大峽谷的兩岸,高黎貢山、碧羅雪山巍峨屹立,峽谷深達三四千米,峭壁危崖,水流湍急。山高穀深的特殊地形,形成從河谷到山腰到山巔分別為熱、溫、寒帶的立體氣候,河谷常年平均氣溫為20℃左右,山腰為17°?左右,山巔僅10°?左右。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

怒族聚居的村寨多以家族為單位組成,這是怒族村寨組成的一個特點。村寨多建在近水向陽和岩體堅固地帶,房屋順坡佈置,間距大,戶數較少,一般二三十戶,大者五十戶,如貢山昌王怒族村寨有住戶二十戶左右。

怒族民居多臨崖而建,居住面一邊為地面,另一邊為依地形用長短木柱架空抬平的平面,成幹欄式,上部為竹篾房或井幹房。竹篾房見於竹源豐富地區,井幹房則見於林木茂盛地帶。

幹欄式竹篾房與傈僳族“千腳落地”房相似,平面為長矩形,有的在端山牆設曬臺,由此進入室內;有的在房屋長邊設曬臺,開門入室。內分兩間,竹席牆,懸山草頂或木板頂,出簷頗深,層高低矮,使整幢房屋籠罩在樹蔭中。如福貢木古甲鄉局宅,木柱,竹席牆,懸山木板頂,地基較陡峻,房屋一面臨地,三面架空,設曬臺,室內分為兩間,均有火塘。

幹欄式井幹房,牆體用圓木(近期多用厚木板)相疊,四角鑿凹槽相互咬合穩固,圍成方形或長方形的居住空間,內設火塘。無窗,僅設小觀察孔,建築風格粗獷、樸實,規模一至三間不等。一間者為一個井幹式空間,山牆外設平臺,由此入室。三間者為兩個井幹式空間排列,其間留一定間距,屋頂相連接,連接體的前部為凹廊,作為戶的總入口,但不設門,後部圍成小間,作臥室或雜用,由此進入各房間,兩個井幹式空間分別為生活間兼子女臥室和父母臥室。貢山達拉底餘宅,用兩個井幹房連接而成三間,由中部的凹廊進入各房間,廊外無總戶門,入口處室外鋪塊石踏步。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