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學術研究、教學參考、設計施工、旅遊導覽
[ IP授權版 ]
《西藏藏族建築綜論》  Architecture of the Tibetan Nationality

藏族建築的總體佈局、單體建築以及結構做法、色彩的應用等,都具有自身的特點,可以說是自成一體,獨樹一幟。

結構做法

藏族建築一般為土(石)木混合結構,平屋頂,內外牆體與內部的樑柱共同承重。承重牆用夯土、土坯或石塊砌築。外牆面有較明顯的收分,土坯牆外牆收分較小;內牆面垂直砌築無收分;牆體較厚重,所以藏族建築外觀穩重、敦實。砌牆的石塊之間一般不用泥漿粘接,每層石塊在轉角處稍高,中間稍低,屋角處四角凸出,使沉重的石建築有向上的輕揚感。土牆多用在河谷平原地區、西部地區及早期的寺院。土坯用濕法制作,即將稀泥入模壓制,泥土中一般摻砂,而不像漢族在泥中摻稻麥稈。土坯牆多用在民房。在帕裡地區的民居中,還有用草皮切成塊來砌築牆體的。在西部的阿裡地區、南部的帕裡及迤南地區、東部地區的民居中,內隔牆多用木框架編竹枝條,內外抹泥做成牆體。在亞東、聶拉木地區也有用木板瓦、木地面、木板壁的。

藏族建築的柱子斷面一般為圓形或方形,也有小八角形的,有收分。有的方柱還在每面加一塊或兩塊木板,在柱上下兩端及中部加銅箍,外觀稍加藝術處理,增強柱身的粗壯感及美觀效果。寺院及大型建築的柱頂有櫨鬥,簡便的做法是在柱頭刻出鬥形,鬥上放替木兩層,下短上長。下層替木兩端頭作曲線結束,外形如一元寶,故稱“元寶木”;上層替木長度一般大於半個柱間距,一說長約一弓(弓是藏族建築的長度單位),故又稱“弓木”,中部刻佛像、文字或花飾等,兩端作幾段曲線結束,從端頭的曲線變化可看出不同歷史時期及地區的特點。民居的柱頭一般沒有櫨鬥,僅用一層替木,替木端頭的曲線簡單。替木上放梁,寺院及大型建築的梁斷面均為矩形,一般民居多為圓形。寺院殿堂的梁上放一塊木板,兩側刻蓮瓣,稱“經疊”。重要的是殿堂為了增加室內高度,在“經疊”上垂直于梁的方向上放一至兩層短椽,然後再在短椽上放椽。椽斷面方形,早期的椽斷面大,間距也大;後來的椽斷面約10-15釐米見方,椽淨間距與椽斷面相同。民居即在梁上放椽,椽多圓形,直徑約10釐米。椽上放直徑6-8釐米的圓木、半圓木或木板作為承重層,民居中有的僅用竹枝條或劈柴。承重層上的樓面或屋面做法為:先在承重層鋪卵石找平,然後再在其上鋪粘土墊層,墊層之上再鋪阿嘎土(一種粘土)作為面層,面層之上灌榆書皮液和清油,以提高面層的防水、防裂和耐磨性能。一般樓面粘土層厚10餘釐米,屋面為了防雨,用泥較厚,約20釐米,而且作泛水,用木槽將雨水引出牆外。

邊瑪簷牆是藏族建築的特色,它標誌著建築的最高等級,只能在具有佛家三寶的寺院、達賴班禪和攝政使用的建築上才能使用。其做法是在最上層窗上面至女兒牆頂1-2米的範圍內,用捆紮成小束的[***]柳枝壘砌外皮牆面,外表拍平,刷深棕色。這段牆面不收分,牆內皮用石塊將[***]柳枝後尾壓緊,頂部用石板及泥土壓頂。這種邊瑪簷牆形成一條有輕柔絨質感的棕色橫帶,與下部石(土)質牆面對比強烈,很具特色。有的地區的一般建築,在頂層窗上口和女兒牆頂端壓頂部分,用石塊各挑出一條橫線腳,橫線之間刷白色或黑色,遠看也有邊瑪簷牆的效果,這些做法很能突出建築的輪廓。

藏族建築門窗的做法也很具特點,都使用木板門窗,在牆體施工時先砌出門窗洞口,裝修時再安裝門窗框、門楣上施以雕刻彩繪。一些重要入口,門外一般有外廊或凹廊。廊柱成雙。

西藏寺院、佛殿、活佛公署、莊園等的大門及一些經堂側門上的雨篷做得較講究。其做法是在門口左右牆面上出挑木(如華恚,上置大鬥,鬥上放一至兩重替木(如令恚,替木方向與牆面平行,若為兩重替木,則下短上長,替木是外短裡長,所以雨篷左右挑出不多。替木上置小鬥(如散鬥),小鬥上置枋木,枋木上再鋪設兩至三重短椽,最上層椽頭小尾大,如漢族建築的飛椽,轉角處45度斜放,椽上鋪木板上做屋面,屋面挑出僅約1米。藏族將豬的誒外牆面做法簡練,效果粗獷。寺院等主要建築的外牆一般有色彩,顏色主要有白、紅、黃等色,上色的方法是先制成色漿,然後從上至下往牆面上澆,不用抹,外表粗糙,外觀效果渾厚粗獷。一般土坯牆外表抹泥漿,做法是先打底找平,再罩面。一般民房的外牆和圍牆,有的用稀泥漿抹面後即用五指在一定的寬度內畫彎拱形或半圓形,圓心在下,幹後既便於流水,外觀效果也很好。

面積尺度

藏族建築房間的大小以室內柱子的數量計量,無論是民居還是寺院均如此。其一根柱子的房間相當於面闊兩間,進深兩間,是民居中最常見的房間,做廚房、居室等用;兩根柱子的房間相當於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民居中常作起居、會客等用;四根柱子的房間相當於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用作寺院的小型佛殿、經堂等。若室內無柱,僅進深一間,面闊一間或一間以上的房間稱“半間”,多作為貯藏室用。前廊也以柱的根數稱謂,如兩根、四根或六根柱子的前廊等。

藏族建築最基本的房間是一根柱子的房間,面闊和進深幾乎相等,可以稱為方室。殿堂的聚會殿平面一般是方形或略近方形,橫向柱列的柱通常是偶數,縱向柱列的柱可以是偶數,也可以是奇數。佛殿面積比聚會殿小,平面常呈長方形,橫向柱列多是偶數。

地形利用

青藏高原多是地勢起伏的山陵地區,河谷平地甚少。藏族人民經過長期的建築實踐,形成了一套善於利用地形的手法,即將山坡先處理成若干臺地,台高約等於建築物層高,然後再臺地上建房,上層建築就建在下面建築及上層臺地上,巧妙地向空間發展,合力地擴大了建築面積。

院落佈局

無論是民居還是寺院,其總體佈局都為院落的方式,即中央是天井,四周是建築或圍牆,從而形成一個封閉的院落。有的建築內容較多,則由幾個院落組成,主院一般在後部,次院佈置在前面和側面。有的是一幢樓即可解決全戶的生活居住問題,但也在樓前或樓房的一側建雜用房、圈房,或用圍牆圍成一個院落,或僅用圍牆圍城小院,作為宅內的室外活動空間。

寺院的單體建築如佛殿、紮倉。活佛公署或僧舍等,也使用院落的組合方式。如紮倉、佛殿等建築,在高大的主樓前,有一個庭院,院周建單層或兩層廊屋,形成一個院落。西藏地區的活佛公署及僧舍,多為樓房,也是採用主樓前有庭院、院周建次要建築的佈置方式。

佛塔形制

西藏佛塔俗稱喇嘛塔,有建於室外的也有建在室內的;尺度有大有小,最大的高數十米,小的僅數釐米;材料多種多樣,如石、土、木、金屬等,但塔的造型都由塔座、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寺院殿堂內供奉的除佛塔外,還有靈塔,也有少數印度式塔。

從塔的造型比例看,早期和晚期有區別,早期敦厚一些,後期修長一些。其他差異較大處是塔瓶和十三天部分,早期塔瓶如筒狀,十三天部分短粗,傘蓋上多飾以寶珠;後期塔瓶上大下小,上下均有弧度,十三天部分較修長,傘蓋上多為日月。

室內氣氛

佛殿一般面積不大,但空間高,內供奉大尺度的佛像、佛塔,顯得人小佛大。經堂則面積很大,可供數百名甚至數千名僧眾聚會和習經用。這些特定的環境,造成一種特殊的宗教藝術氛圍。

宗教建築還善於利用光影的變化效果。佛殿和經堂都採用局部採光的手法,內部光線不均勻且對比強烈。佛殿高處光線直射佛像的頭肩、靈塔頂部,光彩奪目,但下部僅靠昏暗搖曳的酥油燈照明;殿內的壁畫、彩畫、經幢等色彩強烈,在局部光線和酥油燈的照射下,光影變化強烈,氣氛神秘。

建築色彩

藏族建築的色彩應用一般是:彩度低、明暗對比強烈的色彩,如黑、白、土紅、土黃,用於外牆;彩度較低、色調較冷的色彩,如群青、草綠、薑黃,用於天花板;彩度較高、暖色調的色彩,如大紅、朱紅、橘紅、橘黃、中黃,用於院內、室內牆體;全部豔麗、遍及全色相的色彩,如紅、黃、綠、藍、黑、白、金,用於彩畫裝飾。

宮殿、寺院等主體建築色彩的應用較為講究,外牆以紅、或白的單色為主,頂部有深棕色的邊瑪簷牆,有的還有金頂。金頂下短木結構有鬥恚有彩畫。彩畫主要用色為群青、大紅、綠、黃。門邊、窗邊飾有黑色的上小下大的邊框,大門前廊柱多為“[***]”形斷面,施紅色,且有金色的柱箍。大門上檻及邊框有蓮瓣、經疊等雕飾。重要的門口上,有一排獅子雕刻,門扇用大紅色,其上飾金色獸環、角葉等飾物,門外牆有壁畫。

院內和室內牆面用色極為鮮明,明確地顯示出等級界限。牆面色彩的應用取決於建築功能及及使用者地位的高低,級別越高,用色越豔麗,色調越暖,最高為大紅,第二為朱紅,第三為橘紅,第四為純黃,第五為米色和白色。室內牆體用色一般與院內牆相同,在牆與天花相接的頂角線上,繪製有瓔珞、寶幡、寶幢、寶幔等圖案,經堂內牆體繪製宗教壁畫,著色強調對比,講究色彩富麗。柱子大多塗紅色,個別外裹柱衣,柱頭替木上繪有色彩豐富的動、植物團,或鏤雕、浮雕卷草花紋,在級別高的殿堂中,替木用木雕花飾,施以重彩。天花以冷色調為主,椽側塗群青,屋面板塗草綠色或薑黃色。也有的宮殿、寺院在天花部位用富麗的紡織品吊頂,與會寺內豪華的錦幢、錦幡、唐卡連成一片,從而堅強室內的豪華氣氛。在天花與柱、牆體的銜接部位,施以冷色調相間彩畫。

在建築群體之間的色彩關係上,附屬建築色彩儘量樸素、簡潔,以襯托主體建築。

藏著建築除以上諸多特點外,還有一些特別之處。例如,民居以廚房為中心進行佈置;早期寺院建築強調軸線對稱,後期則是自由式佈置;寺院建築的朝向有規律,早期多朝東,後期多朝南;就單體建築而言講究對稱;在建築群中講究突出主體建築,在單體建築中講究突出主體部位。此外還創造出了佛殿、紮倉等特有的建築類型。

企劃編輯 /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版權聲明<<